“难道这世上真的就没有能够永恒延续的王朝吗?”房俊听后,也不禁愣了一下。
他沉思片刻,忽然想到,还真有那么一个皇室,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便是倭奴国的皇室。那是一个极为诡异而又独特的传承,似乎总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然而,房俊很快便意识到,倭奴国的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华夏大地上。因为华夏民族骨子里的那股煞气,使得他们对敌人向来是毫不留情,讲究斩草除根。
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们对待潜在威胁时,绝不会手下留情,哪怕是敌人家中的一只老鼠,也要捉出来打死。
因此,在华夏,一旦某位将军得势,他绝不会像倭奴国那样,弄出一个幕府来与皇室分庭抗礼,而是会直接对皇室下手,力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无论谁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其后代都可能会面临被灭族的悲惨命运。
面对这千古不变的残酷现实,“老爷子,您又何必过于挂念那千百年之后遥不可及的事情呢?”
房俊倒是显得颇为豁达与开明,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并非是要让李唐王朝千秋万代、永恒不朽,而是要致力于让汉人从此不再受外族的欺辱与压迫。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率先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融入到汉人的血脉与骨髓之中。
从大唐这片热土上开始崛起,并且不断地向民众灌输那种开拓进取、向外扩张的雄心壮志,或许,大唐真的能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前所未有的崛起与强盛。
“也是啊,我这一把老骨头,又何必去操心那未来的诸多事情呢?”李渊嘴上虽然这般说着,可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忧伤与不舍。
毕竟,李唐王朝是在他的手中建立起来的,就如同他的亲生骨肉一般,只要李唐还在,他的功绩与荣耀就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可是一旦李唐被其他的势力所取代,那么他李渊一生的功绩与心血,也将随之烟消云散,化为乌有。此刻的李渊,就像是已经预知到了李唐王朝终将陨落的命运,却又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老父亲,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愁。
“房小子,这一次出手对付你的袁氏,与汝南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日后行事可一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要知道,那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虽然都未能跻身五姓七望之列,却也是实力不容小觑的世家大族,尤其是袁氏一族,他们曾经在东汉时期大放异彩,是那一段历史的主角,拥有着深厚的底蕴与不凡的势力。
四世三公,袁家声威显赫,两位诸侯袁绍与袁术更是位列当时最强诸侯之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即便后来袁绍和袁术相继离世,但汝南袁氏的根基并未因此动摇,反而如同古树般枝繁叶茂,保留了好几个旁枝血脉。
这一次出手的袁氏族人,正是源自当年风光无限的汝南袁氏的一支,他们低调蛰伏,却在关键时刻展露锋芒。
甚至有人私下揣测,如唐高祖李渊这般睿智之人,也曾对袁术的后人抱有疑虑,认为某位神秘人物或许正是袁术血脉的延续。
袁术,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诸侯,其生命终结之地乃是在扬州,那片烟雨朦胧、人文荟萃的江南之地,似乎至今仍回响着他未竟的壮志与遗憾。
房俊,一个对世家大族并无太多好感的年轻人,望着眼前棋盘上的局势,不禁叹了口气:“老爷子,您看,好好的一盘棋,如今却……”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这个话题显然不宜深究,李渊听后,神色黯然,原本挺拔的背脊也似乎在这一刻微微弯曲,显然已被连日来的纷扰搞得有些垂头丧气。
再继续这个话题,恐怕连李渊这位历经风雨的开国皇帝都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小子,别灰心,咱们再来一盘!”李渊强打起精神,试图用棋盘上的较量来驱散心中的阴霾。就在这时,段鹏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太上皇,我们已经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
李渊闻言,缓缓从躺椅上起身,将椅子轻轻推至一旁,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找到了?好!那就立即行动,顺藤摸瓜,将他们的人一个不落地揪出来!”
经历了那次惊心动魄的袭杀事件后,李渊深知自己已然暴露,成为了某些势力眼中的猎物。因此,他不再有任何遮掩的念头,反而决定以更加高调的姿态,主动出击,展现出一股不容小觑的霸气。
骷髅殿,这个隐藏在暗处的邪恶势力,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对手的机会的。而李渊,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决定利用此次危机,布下天罗地网,诱敌深入。
在这场智勇的较量中,李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即便是身处绝境,他也依然能够从容不迫,甚至还能反其道而行之,将局势扭转于股掌之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