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帑,这个皇室的金库,其钱财不仅要支撑皇室成员的日常生活开销,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诸如天灾人祸、边疆战事等,更有甚时,还需要用来填补朝堂上因财政赤字而产生的资金缺口。
“倘若皇室成员们因不满现状而跳出来闹事,到那时,整个朝廷恐怕都会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的确如此,”另一个人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现在房俊此人,显然是算准了李二陛下在短期内不会因个人恩怨而与房家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他才会如此肆无忌惮地行事。他宁愿花费重金收买李二的心,也不愿与李二在朝堂之上过多纠缠,以免引火烧身。”
“这是为何呢?按理说,与皇室做生意虽然利润相对微薄一些,但胜在稳定,风险较小啊!”有人疑惑不解地问道,眉头紧锁,显然对房俊的这一做法感到费解。
王西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解释道:“阿耶,您有所不知,若是时光能够倒流,回到从前,房俊或许并不会拒绝与皇室合作这样的好机会。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商人而言,能够攀上皇室这根高枝,都是求之不得的荣耀,更是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绝佳机遇,任谁都会为此而心动不已。
然而,自从李承乾那件事发生之后,整个皇室的风向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俊也因此而心生警惕,行事愈发谨慎起来。他深知,一旦与皇室的关系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所以他才会选择这种更为稳妥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王翀在一旁深以为然地连连点头,他的目光落在旁边的铜锅上,顺手抓起一把珍贵的茶料,那茶料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散发出阵阵清香。
他毫不犹豫地抬手将茶料扔进了铜锅,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王西话语的赞同。要知道,在大唐时期,这可不是一般的茶料,而是极其珍贵的贡品,寻常人家根本无缘得见。
而铜,在当时可是大唐的货币之一,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用铜打造的铜炉,更是奢华至极,就如同后世用黄金打造门环一般,彰显着主人的尊贵与富有。
“是啊!李承乾这一波操作,可谓是让李唐为数不多的信任彻底荡然无存了。”王西感叹道,“即便是我们,对李氏也难免心生疑虑,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完全信任了。”
“正是如此啊!”王翀附和道,“房俊的生意如今都掌握在皇室的手中,日后若是稍有不慎,出点什么事情,房家恐怕连丝毫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房俊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他可不是个愚蠢之人啊。”
王西手持铜勺,小心翼翼地搅动着那碗茶汤。随着勺子的轻轻晃动,各种香料的气息渐渐飘散开来,弥漫在空气中。然而,这股味道却有些刺鼻,让人不禁皱起眉头。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茶拥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韵味,与现代人追求的那份清淡茶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的口味异常浓郁,就像是调香师精心调配后,毫不吝啬地将各种香料一股脑儿地煮进了那滚烫的茶汤里,使得每一滴茶水都饱含了丰富的层次与深度。
尽管初闻之下,那混合了众多香料的茶香或许会显得有些刺鼻,带着一丝不易亲近的辛辣与热烈,但细细品味之下,人们会发现这种茶所带来的效果却着实令人称赞。
至少,在漫长而艰辛的劳作或是人们不得不长时间蹲着的时候,它能够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温柔地缓解脚部的麻木感,给予人们一丝不易察觉却实实在在的慰藉。
“房俊这样做,恐怕会引起皇室中许多人的不满吧。”王翀一边缓缓地说着,一边又不自觉地往那古朴的铜炉里添上了一把香料,他的动作熟练而优雅,显然十分享受这煮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从火候的掌控到香料的搭配,无一不透露着他对这份古老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王西闻言,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轻轻地回应道:“确实如此,房俊此举势必会在皇室中掀起一阵波澜,但这也正是他所期望达到的效果。”
王翀闻言,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他追问道:“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就不怕因此而树敌众多吗?”
王西看着王翀那略显惊讶的表情,心中不禁暗自感叹父亲的单纯与善良,他耐心地解释道:“阿耶,您有所不知,房俊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皇室成员的盲目靠拢与奉承,而是皇帝那至高无上的支持与认可。
毕竟,在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皇室成员,他们或出于利益、或出于情谊,都紧紧地围绕在他的周围。更何况,他的姐姐本就是王妃,身份尊贵;加之房家如今如日中天,房俊又娶了高阳公主,可以说,房家之中皇室中人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俊自然不需要再通过拉拢更多的皇室成员来增强自己的势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