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将房俊的封地安排在富足繁华的地方,那些世家大族绝对会想方设法地阻挠、破坏,让房俊寸步难行,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而且,以世家的手段与影响力,要做到这些简直易如反掌。
“姐姐,这一次事件之后,我们必须设法让房二哥也跻身世家的行列,而且必须是那种实力超群的世家。”
这件事绝非易事,房二哥他本人从未有过成为世家之主的念头。
诚然,他麾下门生故吏众多,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房家整体似乎并没有积极打造世家地位的意图。
外行人往往只看到世家表面的风光无限,而作为一个小世家的房家,却对此有着更为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他们深知,成为世家就如同在纤细的钢丝线上行走,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丈深渊。
想当年,隋朝就是被一众世家联手推翻,这一事件已经让当今王朝的掌权者深刻意识到了世家的潜在威胁。
除非是那些愚蠢至极之人,否则任何一位明智的统治者都一定会对世家保持警惕,并适时出手打压。
即便后续的皇帝们未能彻底铲除世家,历史上诸如黄巾起义那样的民众暴乱也绝非孤例,未来必定会再次出现类似的动荡。
只要这样的动荡爆发一次,世家便有九成九的概率会被屠戮殆尽。
正因如此,房家才不愿意主动成为世家,他们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世家未来的黯淡前景。
房家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这是一条前人很少涉足的新路径。
他们立志要成为最早一批的企业家,而非仅仅满足于成为占据资源的豪强寡头。
企业家与寡头有着本质的区别,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在于不断的创新和进取,而寡头则往往只是凭借着对资源的垄断而坐享其成。
房家的这一抉择,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但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条前人未走的道路上闯出一番天地。
相比而言,寡头在现今的社会结构中,更像是那些历史悠久的世家,他们根基深厚,影响力广泛;而企业家,则更像是那些在商海中搏击风浪、不断寻求机遇的真正商人,他们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敢的决策力着称。
掌握足够的财力,对于寡头而言,就如同拥有了一道无形的盾牌,自然也就没有人敢轻易地对他们动手。
在这个利益至上的世界里,一旦利益集团形成,其力量之庞大,即便是拥有无上权威的皇室,也不可能对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商人如何,毕竟经济的脉络早已深深嵌入了国家的肌体之中。
“房二哥”似乎对成为那种依靠家族势力、世代传承的世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的目光似乎一直锁定在遥远的海洋之上,那里仿佛蕴藏着无尽的财富与未知的可能,吸引着他不断向前。
他似乎一直都在积极地筹备出海的事宜,那份对海洋的向往与执着,就如同海洋里面真的藏着数不尽的宝藏一般。武媚娘对此其实很不理解,她不明白为什么房俊会如此执着于出海探险这样一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
其实,这不仅仅是房俊个人的追求,更是大唐许多人都无法理解的事情,毕竟他们的眼界被既定的生活所限制,难以想象海洋之外的世界究竟有多么广阔与精彩。
“不管是什么原因,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武顺倒是看得很清楚,此时的他们,就如同站在悬崖边上,退无可退,唯有向前。
经商之后,他们的身份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前那些瞧不起他们的人,现在更是变本加厉地轻视他们。再说,没有了房俊作为坚强的后盾,他们可能会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过得更加凄惨,更加举步维艰。
“这一次我们虽然收拢了很多流民,但雍奴和玉田都是大县,人口众多,十万人的规模或许都不太够用,而我们现在才一万多人,这差距实在太大了。”
武媚娘说起此事,脸上满是郁闷与无奈。她已经很努力了,每天都在为了壮大势力、安抚流民而奔波劳碌,但效果却并不如预期那般显着。面对着眼前的困境,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带领这些人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主要是那些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任,远离故乡的决定对于他们而言,也确实是一件极其艰难、难以轻易割舍的事情。
妹妹,关于这些人的安置问题,我们需要慢慢来,不可操之过急。
待到冬日真正到来之后,黄河应该会渐渐结冰,河面封冻,不过我们或许可以在黄河之上搭建一些临时性的木棚,以供他们暂居避寒,等待来年春天冰雪消融之后再继续北上。
然而,武媚娘闻言却轻轻摇了摇头,她担忧地说道:“姐姐,这个办法恐怕不太可行。
我们要是真的这么做了,万一到时候这些人反悔,不愿意继续前行可该如何是好?
毕竟,只要那些小世家稍微给他们一点甜头,这些淳朴的百姓便很可能不会一直记着我们的好。到了那时,我们所有的努力岂不是都要付诸东流,只能是白忙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