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将近三周,梓涵都要吐了。
在这期间,午餐的盒饭已经让他没有一点胃口,以至于他晚餐时什么都不想吃,于是他就去大学的小卖部买饼干和酸奶,权当自己的晚餐和宵夜。
复习后他感到疲惫了,就在校园里散步。他溜达到大学校园后面那些校方领导居住的小院落,看见站岗的哨兵一丝不苟地站在首长们的家门口。他赶紧远离,生怕被哨兵训斥他这种社会闲散人员。
学校的操场和运动场馆是锻炼的好去处,只可惜此时的梓涵早已没有了大学时代可以随意玩单双杠的力量,他一身沉甸甸的肥肉和软弱无力的胳膊,只能象征性地在单双杠上晃动两下,然后气喘吁吁地放弃了。
这真是:武(体育)也不行,文(考试)也不行。
无意间,他看见一位壮硕的姑娘骑着自行车从面前过去,似乎在哪里见过?对了!郑海霞!此时她已经是“八一队”的教练了。这也算是他在京城培训时候,近距离见到的一位风云级人物。
培训结束,梓涵就赶紧坐火车回去,他是一天都不想再住在这个地方了。
然而,两周后的考试,结果可想而知。
距及格线差了21分,但梓涵总觉得“卷四”似乎给的分数过于低了,他听说对于考试成绩,尤其是“卷四”有异议是可以要求复议的,也许,这是“救命稻草”?假如找个关系查看自己的考卷,如果发现有错改的情况,也许就可以“扭转乾坤”了!
于是,他便给律师老谭打电话,他觉得老谭的路子宽,说不定可以找到能够复查卷子的大领导:“据说,对考试成绩有异议可以要求复议,你能不能帮忙找找人?”
“可以!你把考生号码和相关信息发给我。”老谭爽快地答应了。
当梓涵把信息发给他,他立刻回过来电话:“算了!我以为你差了一两分,如果那样我找找人还可以,你差得也太多了,二十多分呢!”
“二十多分也不多啊?”梓涵仍然心存一线希望。
“肯定没戏,你这分数,明年再努力一下吧!”
听见老谭如是说,梓涵只好作罢。估计电话那头,老谭肯定笑得肚子疼。
好吧,今年的这几千块钱培训费、住宿费算是彻底扔水里了。
对于批改考卷“阴谋论”不仅让他陷入一种幻想之中,以至于对于他法律功底不扎实,理解力存在偏差,这些导致他自己考试失利的原因于不顾,幻想“起死回生”,这是一种严重脱离现实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在他做司法考试题分析案例的时候,也会走进案例设计者布下的陷阱,选择错误的答案,做出错误的分析。
工作中,他也时常会这样陷入困境。
民事法律行为分析错误,可能导致法律关系不清,责任认定不清,适用法律错误,或者出现严重的诉讼思路的错误,导致败诉,但民事法律的救济途径依然很多。
刑事侦查错误可能导致错案的产生,甚至可能导致无罪的人蒙受冤狱,而使真正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相对于现实生活,司法考试的民商事案例分析、刑事案件分析还是比较简单,出题的老师针对法律规定,结合一些真实发生的案例进行了改编,有些案例甚至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其目的是希望考核考生对法律规定的熟悉和理解程度,而不是让你有一种代入感,沉浸在案件本身。而这些理解,梓涵也是若干年以后才有所醒悟的。
司法考试对于梓涵来说,不仅是法律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更是通过学习,他了解到更多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这也是他之前很少关注的,也是之前的案件分析会上,他被法院和检察院的领导所嘲笑的,他自己虽然身为法律处副处长,实际是半个法盲的窘迫地位。
伴随着处理案件的增多,他自己对于律师事务所以及律师的理解也不同以往。此时,总行法律部也发文件,要求各分行实行法律顾问制度,要求重要环节由法律顾问直接介入,或提出明确的法律意见。
老齐已经和华都银行打了多年交道,虽然他在业务和学术方面处于原地踏步甚至是后退,但菊花园大厦的处理,他之前就介入,而且他手里也有很多分支行的诉讼、执行案件,因此,他成为法律顾问之一。
齐老师的团队,背靠政法学院,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着优势互补的需求,理论上华都银行对于法律问题的研究、业务培训也很多,而齐老师之前为分行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法律知识的课程,受到大家良好的反馈,那么,他作为华都银行的法律顾问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老谭的团队是华都银行诉讼、执行效果最好的律师事务所,他推荐的几位律师也是业界比较有建树的律师,尤其他推荐的朱占平律师,是刑法界赫赫有名的“枪下留人”案件的代理律师,林敏旭、张增余、王新功几位律师作风踏实,也是这家律师事务所的骨干,因此,老谭以及他的团队,更是非常称职的省行法律顾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