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涵过来以后,要求办公室制定了一些关于会议召开的制度,比如,每周一召开班子碰头会就是一个规矩。因为之前支行开班子会议相对比较随意,有点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当朝太监经常说的那句话: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这种桥段恐怕是杜撰出来的,清代皇家都比较敬业,不可能搞这种儿戏的东西。
那么,支行就更不能随意了,没有规范的管理手段,支行成何体统?会议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而且是唯一的方式,当然,一些重大事项在会前的沟通十分重要。
省行的一季度分析会以后,支行的这次班子会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梓涵之前与洪刚就暂停分配方案、暂停费用预算做了沟通,所以,会上其他行领导没有说什么不同的意见。
但是,暂停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办法,人是关键,于是,公司部主任人选的问题就被提了出来。
原计划,梓涵准备半年以后再考虑调整支行的人员,而且他的想法是以轮岗为主,辅助提职一些年轻的骨干,充实到网点和部门,但是,现在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如果半年以后再调整人员,黄花菜都凉了。
牛希材提出了公司部的适合人选:薛子陵。
其他几位副行长都附和说:此人绝对适合公司部主任。
“为什么之前的苏青玄行长一定要安排李梦瑶做公司部主任,而不是薛子陵呢?”梓涵把自己的疑问提到会议上。
“之前我们提过这个建议,小薛在我们讨论之后找了苏青玄,苏行长为这事儿非常恼火,认为他的人事安排被别人左右了,所以坚持让李梦瑶做公司部主任。”牛希材解释道。
其实,这个事情梓涵和洪刚之前单独谈话的时候,他已经告诉梓涵了。
班子其他人也印证了:确实如此。
对于苏青玄的人事安排,梓涵不愿意妄加评论。从对他的了解看,梓涵觉得他似乎还是一位比较认真的人。
老苏在机关部室的时候,机关在“七一”搞活动,他作为部门的领导领唱,而且唱得十分认真。当然,唱歌、文艺活动仅仅是一个方面,可能说明不了问题。
既然要动公司部一把手,梓涵觉得似乎应该先观察一下。
因为公司部的副主任目前空缺,先选拔副职是当务之急。但是,如何制定选拔的规则,如何设定选拔的条件?梓涵没有和其他人商量,就在会上直接提出:公司部副主任采取全辖竞聘的方式,报名加面试,学历条件可以是大专以上,但是要求本人必须能够完成相应的公司存款任务。
会上,辛哲提出:按照原来的计划,员工需要搞一次“拓展训练”,时间需要两天,外出,在外面住一个晚上。
梓涵直接否决了,这显然有些不合时宜,现在哪有时间和精力搞这种事情,而且那么多员工外出,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
梓涵停了一下:“这样吧,忙完了二季度再考虑这个事情,通过拓展提高全行员工的凝聚力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任务很重,不适合现在搞。”
这算是给老辛一个面子,毕竟人家曾经也是支行的一把手,目前是支行的督导,一把手说话太冲了,恐怕伤了他的自尊心。
老实说,对于支行年初的一系列操作,梓涵是非常无语的。年初需要做业务,但是支行的网点方新村支行却要搬迁,营业部开始装修,接下来还有支行三楼、四楼的机关各部室办公区域也要开始装修,还有之前定下来的拓展训练……
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影响业务的发展,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提出异议?
梓涵本来想给支行所有人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印象,咱们也来个“和谐社会”——“和为贵”。
结果接手后他立刻遇到了这些棘手的事情,这就逼迫自己不能再温吞地对待事情,否则,业绩上不去,人家也瞧不起你,觉得你就是一个“废柴”。
省行一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的精神是必须要传达的,梓涵的意见是必须召开全辖大会,因为目前的发展状况十分危急,不能仅仅是几个行领导知道,其他人按部就班、无动于衷。
梓涵准备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第一次亮相全辖?
平庸肯定是不行的。
俗话所说的一把手的“三把火”要怎么样“烧”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
可能支行以前并没有这种传统,因为其他行领导说,之前支行的全辖会议都是在楼上将就着开。因为支行那么多人集中一次非常不容易,都是下了班,库车接走以后,各网点人才能陆续过来。
梓涵认为,也许政令不通,没有上传下达的渠道,这才是支行目前管理涣散的根源之所在,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开这个会。
其实,员工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休息时间,对于省行的政策、支行的处境并不完全关心,尤其是一线员工忙了一天,下班以后还要听领导在台上瞎逼逼,效果未必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