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无论哪个朝代都是当官的才能挣钱,官越大越挣钱,活得越滋润,这是马小树的动力加成。
当然随着战争的陆续爆发,商业凋敝,税收收不上来,欠饷也会逐渐成为常态,能保持正常的伙食和少量的饷银发放就是好的,也是兵不如匪的由来,也要吃喝活下去。
马小树在宣布升职的第三天晚上,拎着两瓶好酒和一支带枪套的花口撸子以及一盒50发子弹,恭贺连长升职为三营少校营长,也表达对连长给与栽培的感谢,积极靠上去不丢人,没有人撑腰是不可能继续升职的。
为啥是第三天,因为论资排辈的,连排级别的也要去,你抢着去以后容易被人从后面打黑枪,那是找死的行为,别人送财物、女人,马小树觉得送礼还是要送到心头好上,枪是每个军官最喜欢的礼物。
果不其然,陈营长看到全新的花口撸子非常高兴,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观看,空拉几次套筒,爱不释手,最后把枪套直接挂在了腰带上收起枪。
营长笑着问马小树:“恁也当兵几个月了,感觉咋样?“
马小树没有说恭维的话,只是挠了几下后脑勺,憨笑了几下,“都挺好的,俺们班长对俺非常好,俺觉得俺就是三营的兵,好好训练,听长官的话,指哪打哪!”
“好,非常好。”
马小树的枪法和身手在连队中是首屈一指的,名声在外,人心都是笼络来的。
程营长看马小树的眼光是越来越满意,毕竟营连级别都是用的驳壳枪,笑着让马小树坐下,关心一下他的状况,这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嫡系对待了,原来陈班长是他的堂弟,东昌府人,不过没有读过书,但胜在忠诚。
在知晓马小树读过几年书以及家里的情况后,更是开心,有文化就不是被骂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大头兵了,就是有脑子的人,人有牵挂才能让别人信任你,不会轻易背叛,毕竟要有取舍,再加上家中有生意以后肯定有孝敬,一举好几得。
短短几分钟的拜访过程中马小树是寡言少语,问就答,牢记少说话,因为言多必失,简在营心即可。
马小树对于新来的士兵也是收买人心为主,在大家训练后总会与大家聊聊天,交流下射击等训练的经验,促进下之间的感情。
军队的伙食算不上好,现在还能吃饱,马小树会隔三差五地出钱买些肉食,特别是掺杂着鱼肉、猪肝给大家打下牙祭,偶尔整两口小酒,虽然在训练的时候要求的比其它班组严,但实际待遇终归要好于其它班组。
有追求的人是不一样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以想可以做,但就是不能说。
马小树计划每个月头请陈排长和其它的排长会次餐喝顿小酒,与下小恩小惠打好感情牌,与排连级会餐逐步靠拢联络感情,与营级不忘表忠心,4月中在连长老婆到部队探亲时,借机送出金玉手镯各一支,吹了吹枕头风。
5月份初,马小树的班在射击、行军等营级会武训练中拔得头筹,在整个三营中初露头角,马小树私下每人给了一块半开(半圆)的奖励,并叮嘱要保密。
随着第二次府院之争的加剧,第五师逐步加强训练,并补发3个漏夹以及补足50发子弹(手榴弹的配发和使用较少,普鲁士制M1915长柄手榴弹要到西历1920才进口,日已落米尔斯防御型手雷进入的也很少,此时不日已落扶桑为同盟)。
民国7年5月,华夏第一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剩下的政治争斗与马小树相隔太远,懒得关心。
民国7年6月,第五师师长张树方正式任护理鲁省督军兼护理鲁省省长,之前是在4月代理鲁省督军。
由于省内匪患严重,马小树所在的团接到调令,要求在泉城道周边一带剿匪,有战功就意味着有升职加饷的机会,大家都摩拳擦掌,更多的是想着剿匪后搜刮战利品的好处,毕竟土匪也是抢了不少好东西的。
土匪一般配备的是手枪和老套筒步枪,子弹匮乏是他们的弱点,重武器非常少,打顺风仗可以,一遇挫立马溃逃。
鲁省为丘陵地带,山势分布的地方多,大大小小起起伏伏连连绵绵的,易守难攻,还比较容易藏身,匪患主要存在于这种地方,越往南边走大山峻岭越多,剿匪越不好弄,而且封锁很难长久,加上百姓疾苦,很难断根。
6月18日,马小树所在的第十八团开进安泰,负责安泰、城肥、清长一带的清剿,大股的土匪收到消息后早就分散化整为零,他们也设置了很多眼线,乞丐、车马店伙计、卖杂物的、赶车的,江湖卖艺的,地痞流氓,各行各业都有,抢来的东西毕竟要换成钱、枪弹和粮食的,时间一长也形成了利益链。
部队立即张贴布告悬赏捉拿匪首,赏银100到2000块大洋不等。
但等待三日后,没有人领赏,也没有人提供线索,老百姓怕被报复,举个报得像前世中彩票一样,不能让人知道,都是藏头匿尾,匿名的很,都知道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