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以如今的信息传播途径,又没有报纸电视,更没有网络,它是传播不了那么快的。但架不住林雨桐选的人和地方极好。一个是杭州将军的嫡子,常年卧床,双腿无法站立,一剂药下去,人扶着能在院子里转圈圈了。这人怎么着也跟莫文龙在同一个圈子里。这位杭州将军喜得当天就大宴宾客,杭州的官场就那么大,莫文龙也在道贺的人里,该知道的都知道的挺详细。原本以为有这么一个成功的例子,莫文龙怎么着也得请自己去他府上瞧瞧的,能瞧好自然是好,要是瞧不好,那也不妨碍什么不是。结果等了一天,没等到这位请人的信。唯一的收获就是远远的看见了莫文龙是哪一位。
说起来两人还真有一面之缘,那天晚上去溪客居的时候,她自己先上了花船,紧跟着她的有个中年文士,林雨桐当时还注意到,迎客的人给了载他过去的船夫一个荷包作为打赏,而他跟那个三娘也尤其熟悉,一瞧就知道是熟客的人。
林雨桐是没想到他就是莫文龙,想到他出入的地方,她又给几艘花船上的人瞧好了病。有花船上的船娘的,这些人常年跟水打交道,个个身上都有寒症。又都是女人,一遇到那几天,个个都跟受了酷刑一样,男人是很难理解这种痛苦的。又有几个当红的姑娘,身上这样那样的毛病,不论什么身份的都给瞧好了。
谁也没想到,这边才罢手,那边莫家就有动静了,打发人到处找她的消息,拿着重金上门求医。
这就十分有意思了。
这边治好了官员嫡子的病症,你那边没消息。可这边治好的以现在的标准看,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人,可没想到他倒是求上门来了。
林雨桐本来不过是想利用莫文龙喜欢到这样的地方来,将更多的消息叫他知道罢了。谁知道会有如此意外的收获。
不细想也不会觉得怎样,可想的多了,难免叫人觉得这主张求医之人心里的倾向。这人对于官家心里是鄙夷的。可能觉得给官家的看诊的大夫也就那样的,不过是些趋炎附势之辈,不求也罢。对于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人’,她心里是同情的。甚至不能说是同情,她很可能将她跟这些人看成是一样的人,有几分感同身受的意思。
而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是莫文龙。
想到莫文龙后院的事,林雨桐对着白姨娘的兴趣倒是浓了两分。
毕竟以郑甲的本事,竟然没查出来这白姨娘到底是莫文龙从什么地方找来的。
心里一边想着,一边往里面走。身后跟着的不是郑甲也不是王甲,而是王甲调来的一个年纪不大的丫头,刚好扮作林雨桐的弟子寸步不离的跟着。这丫头别的都罢了,只功夫相当了得,以林雨桐的看,竟是跟王甲也不分上下,因此一路走来,非常的放心。
从侧门进来,一进入二门,就有个二十来岁一身素色衣裙的妇人迎过来,“仙姑驾临,蓬荜生辉!”
一副女主人的样子。
林雨桐点点头,透着几分矜持,“不知道怎么称呼?”
这女人面色微微僵硬了一瞬,神色就平和了下来。她身边的丫头脸上露出几分不高兴来,“这是我们白姨娘,主持府里的中馈。”
林雨桐脸上的笑意收敛了起来,只微微点头,“莫夫人在哪,前面带路吧。”
那小丫头手叉到腰里,就要发作。
那白姨娘一个冷眼过去,这小丫头就嘟着嘴缩回一边去了。
林雨桐只作不见,往前走了两步等着白姨娘。
这会子这女人跟刚才见面时已经瞧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走在林雨桐前面半个身位,一路往前领着,好像是知道林雨桐瞧不上她姨娘的身份,也不多言语,只做好领路的差事。
一进正院,只打眼一瞧,就知道这白姨娘应该确实是有两下的。伺候的一个个规矩的很,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进了正堂,林雨桐一愣,正堂里坐着的可不正是莫文龙。
她打了一个稽首礼,“莫大人有礼了。”
“仙姑乃方外之人,不需多礼。”莫文龙抬手,请林雨桐落座。这才看向白姨娘,“你安排午饭,我带仙姑进去即可。”
白姨娘嗔了一眼,“仙姑到底是女人,您这样,太失礼了。”
莫文龙皱眉,“那你在外间伺候吧。”
竟是不叫白姨娘去内室看莫夫人。
这就很有意思了。
林雨桐一副不掺和人家家务事的样子,只等着主人家安排。
莫文龙没等白姨娘说话,就请林雨桐往里间去。@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一进里间,林雨桐就感觉到了,这里一点也不像是病人的房间,收拾的极为妥当。不管陈设还是布置,都透着一股子素雅的味道。就连鼻尖也有一股子极为清淡的香味,跟着素雅的布置,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只不过……林雨桐瞧了莫文龙一眼,只不过不知道这位莫大人知不知道,她夫人房里的熏香味道,跟他那位白姨娘身上的事同一种。不叫人到里面有什么用,这位白姨娘的踪影简直无所不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