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魏忠贤因为此前为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典膳”的缘故,打小就被他所熟识,加之后来,魏忠贤与客氏“対食”,这几个因素相加,使得朱由校对魏忠贤言听计从,极为倚仗。
“魏完吾!(魏忠贤字“完吾”)你这老狗!想做甚?”一把拉住了朱由校的手,客氏起身,一手指着刚跨进大殿的魏忠贤怒喝道。
见此情景,魏忠贤没有一丝慌张,反倒是面露谄媚,快步走了过来。
“圣上,这些奏折皆为紧要之事,百官皆盼圣上的旨意,方敢行事。”走近后,低头、躬身,魏忠贤柔声细语的说道。
“奉圣夫人,你倒是管管他啊!”朱由校一边拉着客氏的手说道,一边转过脸,冲着魏忠贤促狭的做了个鬼脸。
“这几日朝堂之上,圣上已因辽东粮饷之事被朝臣们弄得精疲力竭,魏完吾!身为圣上最亲近之人,你就不能体恤一番?还追到这里来?”一边轻轻的拍着朱由校的手安抚,一边假意呵斥着魏忠贤,客氏在宫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老臣……”魏忠贤刚想辩解,立马就被客氏打断:“去年圣上已经封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本意就是望你能替圣上分忧,你反倒好,什么折子都往上递,什么事都要圣上过问,要你这个秉笔太监何用?”。
如果不是亲眼得见,谁敢想,日后权倾天下的“九千岁”,在客氏面前,居然被训得连话都说不完整?
有了客氏替自己挡着魏忠贤,此时的朱由校心情大好,得意的看看魏忠贤,又扭头看着大案边低着头待召的蒯文瑞,不禁想起,方才自己与他讨论的话题。
眼见朱由校又走向大案,心思又飞到他的那些木工活上,魏忠贤不禁有些着急,亦步亦趋的跟了过去:“圣上!兵部递上来加急军情,安南扰边……”。
还未等魏忠贤把话说完,背身的朱由校举起一只手,阻止了他继续往下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说罢,拿起了墨斗,不再搭理。
偷偷抬头看看朱由校的背影,又转头看看不远处的客氏,只见客氏悄悄的冲他挥了挥手,又微微的摆了摆脑袋,示意他离开。
心有灵犀的魏忠贤赶忙轻声说道:“老臣告退!”
说罢,先是低头退后几步,再转身,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乾清宫。
直房
回到直房,在四个小太监的伺候下,换好袍服的魏忠贤,往胡床上一靠,闭上眼舒坦的长舒一口气。香炉中袅袅冒出的檀香,使人昏昏欲睡。
终归是五十多岁的人,不但要时刻揣摩圣意,眼下整个帝国的大事小情都要摆在心中,位极人臣的日子其实更不好过。
良久,察觉到魏忠贤的手指微微动了动,机警的小太监几个小碎步就赶到胡床边。
眼见魏忠贤稍稍抬了抬手,小太监赶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把他扶起,然后不失时机的轻声说道:“老公公,沈大学士①在外候了许久。”
“哦?让他进来吧!”魏忠贤端起案几上的饮子,先是漱了漱口,然后一口饮下。
放下手中的茶碗,魏忠贤又叫过一个中年太监,吩咐道:“着人去把兵部王明初(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字明初)找来。”
①大珰:其一,太监的别称之一“貂珰”,汉朝时,宦官开始专门用貂尾、金珰做帽饰,所以,也用“貂珰”来称呼宦官。其二,魏忠贤原名魏珰,入宫后改名为李进忠,为王才人典膳后,由王才人复姓,天启登基后,朱由校赐名“忠贤”。
喜欢残明,山海乱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残明,山海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