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 青花鉴伪:玄鉴镜破高仿局
陈轩刚结束玄山鉴宝联盟的筹备会议,指尖还沾着章程草案上未干的墨渍,搁在桌角的手机便突然急促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浙江周明远”五个字,让他原本舒展的眉头微微蹙起。
周明远是江浙一带小有名气的民间藏家,半年前曾带着一件清代粉彩瓷瓶找陈轩鉴宝,当时两人聊得投缘,也算结下几分交情。此刻这通深夜来电,显然不是寻常寒暄。
“陈老师!求您救救急!”电话接通的瞬间,周明远带着哭腔的声音便撞进耳里,背景里还能听到隐约的器物碰撞声,像是有人在慌乱中打翻了东西,“我上周在苏州古玩城收了件‘元代青花缠枝莲纹梅瓶’,花了我整整八百万啊!那是我半辈子的积蓄,今早请上海的专家来看,说……说这瓶子可能是高仿!我现在脑子一片空白,您能不能来杭州一趟,帮我再看看?”
八百万的数额,加上元代青花的稀缺性,陈轩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一边快步走向门口,一边沉声安抚:“周先生,您先别慌,也别再动那只梅瓶,保护好现场痕迹。我现在就叫小林备车,咱们约在杭州东站附近的酒店见,路上大概需要三个小时,到了咱们再细谈。”
挂了电话,陈轩敲开隔壁助理小林的房门。小林刚洗漱完,正对着电脑整理鉴宝案例,见陈轩神色凝重,立刻起身:“轩哥,出什么事了?”
“周明远收了件疑似高仿的元青花梅瓶,涉及八百万,咱们得连夜赶去杭州。”陈轩简明扼要地说明情况,“你现在联系车队调一辆商务车,再准备好强光手电、玄鉴镜和便携式光谱仪,尤其是玄鉴镜,这次可能要靠它才能看出门道。”
小林不敢耽搁,立刻拿起手机联系车队,同时快步走向器材室。玄鉴镜是陈轩团队自主研发的鉴宝工具,镜身采用特殊光学玻璃,能穿透器物表面的釉层,清晰显示内部的胎土纹理和隐藏刻痕,之前在鉴别几件高仿古瓷时,都立下过“汗马功劳”。
凌晨一点,商务车驶离京城,朝着杭州的方向疾驰。车内,陈轩翻看着周明远发来的梅瓶照片——照片里的梅瓶高约三十厘米,瓶身绘着缠枝莲纹,青花发色浓艳,蓝中泛紫,正是元代青花典型的“苏麻离青”特征,瓶底还印着“至正十一年制”的六字款识,乍看之下,与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那件元青花梅瓶几乎一模一样。
“轩哥,你看这照片,是不是有点太完美了?”小林凑过来,指着屏幕上的莲纹细节,“元代工匠画青花的时候,讲究‘一笔点画’,线条里会有自然的晕散和飞白,可这瓶子上的莲纹,每一笔都特别规整,连花瓣的弧度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的。”
陈轩点头,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你说得对,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真正的元青花,即便是官窑器物,也会带着手工绘制的烟火气,不会这么‘刻意’。不过照片毕竟有局限性,还是得看到实物才能下结论。”
一路疾驰,凌晨四点半,商务车终于抵达杭州东站附近的酒店。周明远早已在酒店门口等候,身上的西装皱巴巴的,眼底满是红血丝,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文件夹,看到陈轩下车,他几乎是踉跄着迎上来,声音沙哑:“陈老师,您可算来了!瓶子我没敢放在家里,怕出意外,特意租了酒店的套房存放,咱们现在就上去?”
陈轩跟着周明远走进电梯,目光扫过他手里的文件夹,问道:“当时购买的凭证、卖家提供的收藏证书,都在里面吗?”
“都在!都在!”周明远连忙点头,打开文件夹,抽出一沓文件递过来,“卖家说这瓶子是‘海外回流品’,上世纪九十年代从英国的拍卖会上拍下来的,这是当时的拍卖图录复印件,还有国内一家鉴定机构出具的证书。我当时看这些材料都齐全,又觉得青花发色和纹饰都对,就没多想,直接付了钱。”
陈轩接过文件,在电梯里快速翻阅。拍卖图录复印件上确实印着一件与周明远所收梅瓶相似的器物,落款日期是1992年,鉴定证书则是去年出具的,盖着某地方鉴定机构的公章。但仔细看会发现,证书上的鉴定师签名模糊不清,机构名称也并非国内权威的文物鉴定单位。
“这证书的权威性存疑。”陈轩将文件还给周明远,“等会儿看实物时,咱们重点看胎土、釉色和款识,尤其是瓶底的‘至正十一年制’款,元青花的款识有固定的书写风格,高仿品很容易在笔画细节上露出破绽。”
来到酒店套房,客厅的八仙桌上铺着一块深蓝色的绒布,那只青花梅瓶正稳稳地摆在绒布中央。陈轩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绕着桌子走了一圈,观察梅瓶的整体造型和纹饰布局。
“周先生,您还记得当时卖家是怎么跟您介绍这瓶子的胎土吗?”陈轩突然开口,目光落在梅瓶的底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