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哈里·哈洛(Harry Frederick Harlow)
- **人生成长**:哈洛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的费尔菲尔德。他自幼对动物行为感兴趣,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师从着名心理学家刘易斯·特尔曼。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建立了灵长类研究实验室,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关于猴子的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心理学和儿童发展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 **强大心理学哲学**:哈洛通过着名的“恒河猴实验”,有力地挑战了当时流行的行为主义观点。实验表明,幼猴对柔软温暖的“布妈妈”的依恋远超提供食物的“铁丝妈妈”,这说明亲密接触和情感安慰对于动物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证明了情感需求和身体接触在母婴关系及个体早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的研究强调了早期情感剥夺对个体心理发展可能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为理解人类的依恋关系、情感发展以及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53. 乔治·凯利(George Alexander Kelly)
- **人生成长**:凯利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的珀思。他成长于一个农场家庭,早年经历使他对人们如何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帕克学院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后,因目睹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的心理困境,转而投身心理学研究,先后在威奇托州立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和开展研究工作。
- **强大心理学哲学**:凯利提出个人建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个人建构)来理解和预测周围的世界。人们不断地创建、检验和调整这些建构,以适应环境。该理论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认知的独特性,认为心理问题源于个体的建构系统出现紊乱或不适应。治疗的关键在于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和调整其建构系统,以更有效地应对生活。这一理论为理解人类的认知、人格和心理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 54.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 **人生成长**:班杜拉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的蒙代尔镇。他在一个小镇学校接受教育,学校资源有限但培养了他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他进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心理学,并在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斯坦福大学度过了大部分学术生涯,在那里开展了大量关于社会学习和行为塑造的研究。
- **强大心理学哲学**: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来进行学习,即观察学习。他认为行为、认知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三元交互决定论。此外,他还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理论突出了榜样示范、替代强化和自我调节在学习和行为改变中的重要作用,为教育、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强调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自我效能的提升来实现行为的改变和个人成长。
### 55. 弗洛姆(Erich Fromm)
- **人生成长**:弗洛姆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家庭。他成长于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环境,青少年时期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目睹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社会的动荡,这促使他思考人性、社会和伦理等问题。他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学习和深造,后因纳粹迫害流亡美国,在多所高校任教并从事研究。
- **强大心理学哲学**:弗洛姆融合了精神分析、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提出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在于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却导致了人的异化和孤独感。他强调爱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关键,爱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弗洛姆的理论关注人类的精神健康和社会正义,呼吁建立一个以爱和人性为导向的社会,为理解人类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问题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 56.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
- **人生成长**:安娜·弗洛伊德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她自幼深受父亲精神分析思想的熏陶,最初想成为一名教师,但在父亲的影响下转向精神分析领域。她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而是通过参与父亲的研讨班和临床实践来学习精神分析。在纳粹占领维也纳期间,她经历了诸多磨难,后流亡英国,在那里继续发展和传播精神分析理论。
- **强大心理学哲学**:安娜·弗洛伊德继承和发展了父亲的精神分析理论,尤其在自我心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她深入研究了自我防御机制,详细阐述了各种防御机制在日常生活和心理治疗中的表现和作用。她强调自我在应对本我冲动、超我要求和现实压力时的重要性,认为自我具有适应环境和调节心理平衡的能力。她还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儿童心理治疗,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的新领域,为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