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说‘因为荤的不好才另外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放点油才好’。
你当时忙得还说自己‘发昏’,赶紧洗手炒了,像狗颠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今儿反倒拿我当例子,说给大家听。”
柳家的赶忙说:
“阿弥陀佛!
这些事大家都亲眼看见的。
别说前儿那一次了,就从去年一设立厨房以来,凡是各房里,偶然间不管是姑娘还是姐儿们要添一样半样的东西,谁不是先拿了钱来另外买、另外添?
有的没的,只是图个名声好听,说我专门管姑娘们的厨房,事儿少,又有剩头儿,可算起账来,真让人恶心:
连姑娘带姐儿们四五十人,一天也就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
你们算算,这够做什么的?
连两顿正餐都维持不住,还禁得起这个要这样,那个要那样,买来的又不吃,又去买别的?
既然这样,不如回禀太太,多添些份例,也像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那样,把天下所有的菜蔬都用水牌写了,天天换着吃,一个月算下来倒也好。
就连前儿三姑娘和宝姑娘偶然商量着要吃个油盐炒枸杞芽儿,还专门打发个姐儿拿着五百钱来给我,我当时都笑了,说道:
‘二位姑娘就是大肚子弥勒佛,也吃不了五百钱的东西。这三二十个钱的事儿,我还预备得起。’
我赶着把钱送回去,姑娘们到底不收,说赏我打酒喝,还说‘如今厨房在里头,保不住屋里的人不去取用,一盐一酱,哪样不是钱买的?
你不给又不好,给了你又没得赔。
你拿着这个钱,就当是还了他们平日里取用东西的情分’。
这才是明白事理、体恤下人的姑娘,我们心里头只能替她们念佛。
偏偏赵姨奶奶听了,又心里不痛快,又说太便宜了我,隔不了十天,也打发个小丫头子来要这样要那样,我都觉得好笑。
你们倒好,都成了惯例了,不是要这个,就是要那个,我哪里有那么多东西赔得起?”
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见司棋又打发人来催莲花儿,说她:
“死在这儿了吗,怎么还不回去?”
莲花儿赌气回去,就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说了一遍,告诉了司棋。
司棋听了,顿时火冒三丈。
这时她刚伺候迎春吃完饭,就带着小丫头们来了,看到许多人正在吃饭,见她来势汹汹,都赶忙起身陪着笑脸让座。
司棋就喝令小丫头们动手:
“凡是箱子柜子里所有的菜蔬,都给我扔出去喂狗,大家都别想好过!”
小丫头们早就盼着这一声呢,七手八脚地冲上去,一顿乱翻乱扔。
众人吓得一边拉劝,一边央求司棋说:
“姑娘别听了小孩子的话就生气。
柳嫂子就是有八个脑袋,也不敢得罪姑娘啊。
她说鸡蛋难买是真的。我们刚才也说她不知好歹,不管是什么东西,也得想办法弄来。
她已经知道错了,赶忙蒸上了。
姑娘要是不信,看看那火上。”
司棋被众人好言相劝,这才把气渐渐消了下去。
小丫头们还没把东西摔完,就被拉开了。
司棋连说带骂地闹了一阵,才被众人劝走。
柳家的也只能摔碗扔盘子,自己嘟囔了一会儿,蒸了一碗鸡蛋,让人送去。
司棋却把鸡蛋全泼在了地上。
那人回来也不敢说,怕又惹出事端。
柳家的伺候她女儿喝了一会儿汤,吃了半碗粥,又把茯苓霜的事情说了一遍。
五儿听了,心里就想分一些送给芳官,于是用纸另外包了一半,趁着黄昏人少的时候,自己躲躲闪闪地来找芳官。
还好一路上没人盘问。
她一直走到怡红院门前,不好意思进去,就站在一丛玫瑰花前,远远地望着。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正好小燕出来,五儿赶忙上前叫住她。
小燕一开始不知道是谁,走到跟前才看清楚,就问道:
“你有什么事?”
五儿笑着说:
“你把芳官叫出来,我有话跟她说。”
小燕悄悄地笑着说:
“姐姐你太着急了,反正再过十来天她就来了,你急着找她干什么呀。
刚才派她到前面去了,你先等她一会儿。
要不,你有什么话告诉我,我帮你转达给她。
我怕你等不及,一会儿园子门就关了。”
五儿就把茯苓霜递给小燕,又说:
“这是茯苓霜,告诉你怎么吃,有什么滋补的功效,我得了些,送给她的,麻烦你转交给她就行了。”
说完,就告辞回去了。
五儿正走到蓼溆一带,突然迎面碰上林之孝家的带着几个婆子走来,五儿想躲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上来请安问好。
林之孝家的问道:
“我听说你病了,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五儿陪着笑脸说:
“因为这两天病好点了,跟着我妈进来散散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