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医生收红包”“过度医疗”“漠视患者”等新闻频频冲击公众视野。
某地三甲医院患者家属在社交平台哭诉,主刀医生在术前暗示“表示一下”,塞了8000元红包后手术才顺利进行。
某县城医院被曝光给普通感冒患者开出CT、核磁共振等十余项检查单,费用高达数千元。
更令人痛心的是,某急救中心监控画面显示,值班医生因患者未及时缴纳押金,将突发心梗的老人晾在走廊长达半小时,最终错过最佳抢救时机。
这些违背医者初心的事件,让“白衣天使”的神圣形象蒙上阴影。人们不禁发问:曾经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生,他们的医德为何在网络舆论场中逐渐“消失”?
手术室里,心电监护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主刀医生周明刚划开患者的皮肤,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机就开始震动。他瞥了眼麻醉师专注调试设备的侧脸,悄悄摸出手机,是情人发来的消息:“今晚新开了家日料店,来吗?”
“等我,最多两小时。”周明嘴角上扬,拇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
器械护士递来止血钳,疑惑地提醒:“周医生,该处理血管了。”
“知道了。”他头也不抬,继续打字。
直到麻醉师突然大喊:“血压骤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周明手一抖,手机“啪”地掉在手术台上,金属外壳与不锈钢器械碰撞出刺耳声响。
“快上肾上腺素!准备输血!”周明声音都变了调,慌忙擦拭额角的冷汗。
三小时后,患者被推进ICU,家属抓着他的白大褂哭喊:“不是说手术很顺利吗?为什么我爸还没醒?”
周明甩开对方的手,后退半步:“手术本来就有风险,我们已经尽力了。”转身时,他瞥见护士站的监控摄像头,喉结动了动,快步消失在走廊尽头。
科研楼的实验室里,孙文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论文数据,眉头拧成死结。距离正高职称评审只剩两个月,可核心期刊还没接收他的论文。“孙医生!23床患者心绞痛又发作了!”护士在门外急促敲门。
“让他先含服硝酸甘油,我忙着呢!”孙文头也不回,鼠标疯狂点击着“数据优化”按钮。
半小时后,他终于把论文修改完,这才慢悠悠走向病房。病床上的吴大爷脸色苍白,手还按着胸口:“大夫,我疼得实在受不了……”
“做过心脏彩超和动态心电图了吗?没检查怎么确诊?”孙文翻着病历本,语气冷淡。
“可您上次说……”吴大爷话没说完就被打断。
“医学是讲证据的!”孙文唰唰开着检查单,“先去缴费,结果出来再看。”
吴大爷儿子忍无可忍:“孙医生,我爸都疼成这样了,能不能先用药缓解?”
“不排除心梗可能,盲目用药出了事谁负责?”孙文推了推眼镜,“现在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你们家属也理解一下。”说着把检查单拍在床头柜上,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落了患者的水杯。
手术前一天,王女士在医生办公室外攥着信封,陈主任转着钢笔,漫不经心地翻着病历:“这手术难度不小,万一术中出血……”他突然停住,目光扫过王女士颤抖的手,“现在医疗耗材成本也高,有些进口器械……”
“陈主任,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王女士声音发颤,把信封塞进对方白大褂口袋。
陈主任手指轻轻捏了捏厚度,嘴角上扬:“放心,我一定会亲自操刀。”
等王女士离开,他立刻给医药代表打电话:“明天3床手术,把那款利润最高的进口吻合器送过来。”
社区医院里,李阿姨举着缴费单,手指都在发抖:“大夫,就普通感冒,用得着做这么多检查?”
赵医生盯着电脑游戏界面,不耐烦地敲着键盘:“血常规看炎症,CT排查肺炎,这是标准流程。”
“可我就是嗓子疼、流鼻涕……”
“不检查出了问题你负责?”赵医生猛地抬头,“现在的病人都这么难缠?觉得医生想赚你钱?”
他抓起桌上的处方笺,“要不你签字拒绝检查,后果自负!”李阿姨嘴唇哆嗦着,最终在知情同意书上按下指印。
凌晨两点的住院部,小林刚给3床换完药,就听见5床的呼叫铃疯狂响起。他拖着沉重的步伐推开病房门,看见大爷虚弱地指着输液管:“药水滴完了……”
“不能等会儿?整个楼层就我一个值班医生!”小林粗暴地扯下空吊瓶,输液管勾住了大爷的手指。
“你这是什么态度!”大爷儿子冲过来推搡,“我爸都八十岁了!”
小林红着眼眶嘶吼:“我连续值班36小时!换你试试?”
争吵声惊动了护士长,她把小林拽到值班室:“赶紧写检讨!患者家属要投诉到医务科!”
小林盯着镜子里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抓起桌上的辞职信,笔尖在“此致”后面悬了十分钟,最终重重划下“辞职”两个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