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即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多种功效作用、禁忌和中医药理,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功效作用
1.健脾益胃: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症状,能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2.滋肾益精:对肾气虚、肾阴虚等引起的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遗精、带下等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有助于滋养肾阴、补肾气。
3.益肺止咳:适用于肺虚喘咳、虚劳咳嗽等,能补肺气、滋肺阴,起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4.降低血糖:山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辅助治疗糖尿病,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5.延年益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黏液蛋白、淀粉酶等,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禁忌
1.便秘者:山药富含淀粉,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便秘者食用可能会加重症状。
2.糖尿病患者:虽然山药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
3.湿热体质者:山药性偏温,湿热体质者食用过多可能加重体内湿热,引发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
4.过敏体质者:极少数人可能对山药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过敏体质者应谨慎食用。
5.前列腺癌、乳腺癌患者:山药中含有的薯蓣皂苷成分,在人体内可以合成荷尔蒙,如睾丸激素和雌性激素,因此,对于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患者来说不适宜多食用。
中医药理
1.归经: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2.功效主治: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3.炮制作用:生山药以补肾生精、益肺阴为主,常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等症;炒山药则以补脾健胃为主,常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等症。
4.配伍应用: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与熟地、山茱萸、牡丹皮等配伍用于治疗肾虚症;与沙参、麦冬、玉竹等配伍用于治疗肺虚症。
《薯蓣的食用方法》
炒山药
1.食材准备:山药200克,黑木耳100克,青椒适量。
2.做法步骤:
1.黑木耳用温水泡发后洗净撕小朵,锅中放水烧开,放入黑木耳焯水2分钟,捞出沥干。
2.山药去皮,洗净切片,青椒切丝。
3.锅中放油烧热,下入山药煸炒片刻,加入少量水,盖盖烧2分钟,放入黑木耳、青椒,翻炒1分钟,加适量盐、料酒、白糖调味即可。
清蒸山药
1.食材准备:山药适量。
2.做法步骤:
1.将山药去皮,切段。
2.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口感清鲜绵软,香甜可口。也适合大病初愈、没什么胃口的人,以及慢性病如高血压、胃病等患者食用。喜欢甜品和体质虚弱的女性还可以把山药在水中焯一下,浇上熬好的蜜汁,有滋阴养血的功效。
煲山药粥
1.食材准备:山药适量,粳米或其他杂粮适量,红枣、枸杞等辅料(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
2.做法步骤:
1.煮粥时放入山药块,再加上几颗撕开的红枣、枸杞等。
2.煮至粥熟烂即可,孩子和老人牙口不好、消化系统比较弱,适合吃山药粥,脾胃虚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适合喝。
炖山药
1.山药炖土鸡:
1.食材准备:山药、土鸡、枸杞等辅料。
2.做法步骤:将山药切成段,用高压锅将鸡块稍压三成熟后,倒入山药段并加入枸杞等辅料,再用微火烧20分钟即可,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适于秋冬滋补。
2.山药炖排骨:
1.食材准备:山药、排骨、其他调料。
2.做法步骤:将排骨用热水汆烫之后洗净,再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放入切好的山药,加上其他材料并调味,再以中火继续熬煮15分钟,可滋肾益精。
蓝莓山药泥
1.食材准备:山药300克,蓝莓酱60克,鲜牛奶、白砂糖少许。
2.做法步骤:
1.将山药洗干净,切段,放入蒸锅中,蒸60分钟取出。
2.把蒸熟的山药去皮并压成泥,加入鲜牛奶、白砂糖少许搅拌均匀后,放置模具中塑形,摆盘,淋上蓝莓酱即可。
山药或山药片茶
1.食材准备:取山药50克,枸杞10克;或取山药片50克,红茶50克。
2.做法步骤:煎水代茶饮,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注意事项
1.山药中的淀粉含量较高,胸腹胀满、大便干燥、便秘者最好少吃。
2.山药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里含的植物碱,少数人接触会引起山药过敏而发痒,处理山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可戴手套操作,若不慎接触黏液后皮肤不适,可先清洗双手,然后浸泡在白醋水中止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