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的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座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酒楼矗立其中,酒旗飘扬,上书“醉仙楼”三个大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这醉仙楼乃是长阳城内首屈一指的酒楼,三层高的建筑巍峨耸立,朱红的栏杆,青瓦的屋顶,尽显古朴典雅之韵。
周桐一行人来到醉仙楼前,店小二早已眼尖地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各位爷,里边请!咱这醉仙楼的美酒佳肴可是这长阳城里拔尖儿的,保准让各位满意!”说着,便在前头引路,将众人带上了三楼的一间宽敞包厢。
包厢内,布置得极为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名人字画,为这房间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一张红木圆桌摆在中央,周围摆放着配套的椅子,桌上的餐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擦拭得光亮照人。众人纷纷入座,周桐拉着徐巧坐在一处,欧阳羽则被人小心地推到桌旁,赵宇坐在他的对面,其余人也依次就座。
不一会儿,店小二便手脚麻利地将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了上来,有香气扑鼻的烤鸡,皮脆肉嫩,油光发亮;有新鲜肥美的鲈鱼,清蒸之后,鲜嫩爽滑,入口即化;还有各种时蔬,色泽鲜艳,烹饪得恰到好处。酒也很快被端了上来,酒香瞬间弥漫在整个包厢内。
赵宇端起酒杯,“砰”地一声重重地放在桌上,站起身来,身形有些摇晃,脸上带着几分醉意的红晕,扯着嗓子喊道:“今日,咱在这儿给大伙庆祝封赏,也算是给往后的日子讨个彩头。
贤侄啊,这一路过来,那可真是风风雨雨都没少经历。你这小子机灵得很,又仗义,叔可稀罕你咧!”
说罢,一仰头,将杯中的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酒水顺着嘴角流下,他用袖子随意一抹,眼中泛起了些许泪花,那是真情流露,毫无掩饰。
周桐也连忙起身,举起酒杯
“赵叔,您这话说得。在钰门关的时候,要不是您罩着,我这条小命早就没了!您放心,兄弟们在我这里,我肯定会好好照应着。
特别是德柱那憨货,看着傻愣傻愣的,可心地不坏。我会时常敲打他,不让他瞎闹腾出啥乱子来。等您回来的时候,保准看到那小子出息了不少。”说罢,他也将酒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一时间,包厢内气氛热烈起来。大家开始大快朵颐,一边品尝着美味的菜肴,一边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从钰门关的战火纷飞,到桃城抗疫的艰难险阻,每一段回忆都让他们感慨万千。
酒过三巡,赵宇的脸色已经像熟透的红柿子,眼睛也有些发直,但那股子精气神还在。他再次端起酒杯,脚步踉跄地走到周桐身边,伸出蒲扇大的手,重重地拍在周桐的肩膀上:“贤侄啊,德柱那兔崽子,别看他平常大大咧咧,跟没心没肺似的,其实就是个头脑简单的愣头青。
他要是敢犯浑,你可千万别跟他客气,该揍就揍,只要别把他揍残了就行。他爹妈走得早,我一直把他当亲弟弟拉扯大,就盼着他能有点出息,别整天惹是生非。”
周桐笑着点头:“赵叔,您放心吧。我要打他我还打不过他呢,没事没事,我知道该咋管他。”
欧阳羽也在在一旁笑着插话:“赵将军,你就别操这份心了。有我这师弟在在,兄弟们肯定能越来越好。咱们今日就放开了喝,好好庆祝这难得的相聚时光。”
赵宇咧开大嘴哈哈一笑,回到座位上,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对,喝酒!今日不把这肚子里的酒虫喂饱了,谁也不许走!”
徐巧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她轻轻拉了拉周桐的衣袖,小声说道:“你少喝点,酒喝多了伤身子骨。”周桐转过头,看着徐巧那关切的眼神,他握住徐巧的手,轻声说道:“巧儿,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今日大家高兴,难免多喝几杯。”
老王坐在角落里,闷头喝着酒,偶尔抬起头看看热闹。他虽话不多。见周桐喝得不少,他暗自寻思,得帮着照应着,别让自家少爷不赖床。于是,他时不时地给周桐递个眼色,示意他悠着点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的兴致愈发高涨,包厢内的喧闹声也越来越大。周桐也渐渐放开了自己,与大家一同畅饮欢笑。
然而,徐巧的眉头却越皱越紧,担心周桐这样喝下去会吃不消。
“桐哥哥,你吃点东西吧,垫垫肚子,不然一会儿该难受了。”徐巧温柔地拿起一块糕点,递到周桐嘴边。周桐笑着张开嘴,吃下了糕点,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还是巧儿心疼我。”
这时,有人提议玩行酒令,众人纷纷响应。周桐也被拉着参与其中,一轮又一轮下来,他的眼神开始变得迷离,说话也变得更加随意起来。
徐巧见状,心中更加着急。她凑近周桐的耳边,轻声说:“桐哥哥,咱们要不先回去吧,你看你都喝醉了。”
周桐却摆了摆手,笑道:“巧儿,没事,我还没喝够呢。今日这一别,也不知啥时候才能再跟大伙凑一块儿,就让我痛痛快快地喝一场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