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月庵风月案中,贾琏的圆滑和自私表现得更为明显。贾芹在水月庵鬼混的丑事被曝光后,贾芹急忙求到贾琏这里。贾琏深知此事一旦闹大,将会严重损害贾府的名声。出于维护家族颜面的考虑,他决定帮贾芹开脱罪责。他凭借自己的圆滑世故,说服赖大不要将看到贾芹喝酒淫乱一事说出来。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贾芹是贾家的子弟,有着亲情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这件丑事闹得人尽皆知,影响贾府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但他的这种做法,完全是从自身和家族的利益出发,并没有真正去反思和解决贾府内部道德败坏的问题。
从维护贾府名声的角度来看,贾琏的行为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暂时掩盖了水月庵的丑事,避免了贾府声誉的进一步受损。然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是将问题暂时隐藏起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贾府内部管理混乱和道德滑坡的问题。长此以往,类似的事情还会不断发生,贾府的衰败也将不可避免。贾琏的圆滑和自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贾府的表面名声,但却无法改变贾府走向衰落的命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贾府内部矛盾的积累和爆发。
5.包勇
包勇具有忠诚、正直的性格特点。他本是甄家仆人,在甄家遭遇抄家变故后,带着甄老爷的推荐信来到贾府投靠。这份不离不弃的追随,充分体现了他对甄家的忠诚。在与贾政的交谈中,他如实讲述甄家情况以及甄宝玉的转变,不隐瞒、不虚假,展现出正直的品质。
包勇的到来对贾府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他如同贾府衰败过程中的一股清流,带来了不同的气息。在贾府内部管理混乱、道德风气逐渐败坏的情况下,他的忠诚和正直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警醒和示范的作用。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贾府众人的种种问题。而且,他的到来暗示着甄家与贾府命运的紧密关联,甄家的遭遇是贾府未来的预演,他的出现仿佛是一种警示,提醒着贾府众人危机的临近。
在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方面,包勇与贾政交流较多。贾政对他比较接纳,看过推荐信后便将他留下,并与他平等攀谈,询问甄家情况。这表明贾政认可他的身份和为人。而对于贾府的其他下人,包勇可能会以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他们的行为。面对贾府下人的懒散、玩忽职守,他或许会感到不满,但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的声音可能会被淹没。与贾府的年轻子弟相比,他的经历和观念与他们有很大差异,可能难以融入他们的圈子。但他的存在,无疑为贾府这个即将倾颓的大厦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色彩,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能会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他的作用,成为贾府衰败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变量。
6.贾芹
贾芹在水月庵的淫乱行为令人不齿。他借着管理水月庵中被收留的戏班人员的便利,在庵里与女尼喝酒作乐、肆意鬼混,行为放荡至极。他全然不顾道德伦理的约束,将庵堂这等清净之地变成了他寻欢作乐的场所。
贾芹道德败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贾府的家风不良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像贾赦等长辈贪图享乐、懒散放纵,这种不良风气在贾府中蔓延,使得贾芹从小就缺乏正确的道德引导和教育,养成了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习性。其次,他自身缺乏自律和责任感,面对水月庵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陷入了堕落的深渊。
他的这种行为对贾府声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水月庵本是贾府管理下的场所,贾芹在此胡作非为,一旦事情败露,外界必然会将矛头指向贾府,认为贾府管理不善、家风败坏。这会让贾府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受到极大的冲击,进一步加速贾府的衰败。
在事件曝光的过程中,贾芹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起初,他在水月庵中肆意玩乐,毫无顾忌,享受着这种堕落的生活。当赖大突然闯入时,他惊慌失措,意识到事情可能败露,内心充满了恐惧。被带回贾府后,他急忙求到贾琏那里,此时他的心理更多的是祈求能够逃脱惩罚,保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他深知这件事一旦闹大,自己将面临严重的后果,所以想尽办法想要掩盖自己的罪行。然而,他并没有真正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试图逃避责任。
四、社会背景与家族兴衰
1.社会混乱的体现
《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中,贾府田庄车被扣等事件,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混乱状况,这种混乱对贾府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贾府田庄送田租的车子在城门前被地方官府扣押,这一事件直接揭示了官府的腐败。连贾府这样有势力的家族车队都敢拦截,可见官府的肆无忌惮。地方官声称不知此事,是手下人所为,但这不过是推诿之词,反映出官场的黑暗和官官相护的现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权力被滥用,法律形同虚设,普通百姓的权益更是无法得到保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