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贾政的决策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虽然想要整顿家族,但面对贾府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管理漏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例如,贾琏为了维护贾府的名声,说服赖大帮贾芹开脱罪责,贾政对此可能并不知情,这说明他在家族管理中存在信息不畅的问题。
总体而言,贾政的严肃、正直使他努力想要挽救贾府的命运,试图通过自己的决策和管理来维护家族的尊严和秩序。但由于贾府内部积弊已久,他的努力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贾府衰败的趋势。他的决策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贾府的衰败,但无法阻止其走向灭亡的命运。
2.贾赦
贾赦的懒散、享乐形象在本回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当南安王府因府内来了一班小戏子而派人请贾府爷们喝酒看戏时,贾政因要到衙门上班,便安排贾赦带着宝玉前去参加宴会。贾赦对于这样的应酬欣然接受,丝毫没有推辞,足见他平日里就热衷于此类享乐之事。
在南安王府的宴会上,贾赦并未展现出作为长辈应有的端庄和稳重。他一心沉浸在饮酒作乐、欣赏戏曲之中,完全没有关注到宝玉与蒋玉菡的交流互动,也没有对宝玉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他的这种行为,反映出他对家族子弟的成长缺乏责任感,只图自己一时的享受。
贾赦的这种懒散、享乐作风,对贾府家风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他作为贾府的长辈,本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维护家族的声誉和规矩。然而,他却带头追求物质享受,忽视家族的长远发展和道德建设。在他的影响下,贾府的一些子弟也逐渐沾染了这种不良风气,只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
例如,贾芹在水月庵的淫乱行为,与贾府整体的风气败坏不无关系。贾赦的行为让贾府内部形成了一种贪图享乐、道德松弛的氛围,使得家族的管理和秩序逐渐混乱。这种不良家风不仅损害了贾府的声誉,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长此以往,贾府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渐走向没落。贾赦的懒散、享乐形象,成为了贾府衰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警示着后人要重视家风建设,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3.宝玉
在南安王府的宴会上,宝玉的表现和心理活动充分体现出他纯真、多情的性格。当他意外遇到蒋玉菡时,眼中满是惊喜。蒋玉菡如今身为戏班班主,风采依旧,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那独特的气质吸引着宝玉。
酒席间,众人谈论蒋玉菡的现状,提及他在婚姻大事上的慎重态度,认为配偶不论尊卑贵贱,总要配得上他才行。宝玉听后暗自思忖,心中好奇日后谁家女孩儿能嫁给他,觉得若嫁着这样的人才,也算不辜负了。这一心理活动展现出宝玉纯真的一面,他单纯地为朋友的婚姻设想,没有丝毫世俗的功利之心。
随后蒋玉菡表演《占花魁》,他扮作秦小官服侍花魁醉后的神情,把怜香惜玉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宝玉的注意力完全被蒋玉菡吸引,不看花魁,只把两只眼睛独射在秦小官身上,神魂都被唱了进去。他不禁感叹蒋玉菡极是情种,非寻常戏子可比。这体现出宝玉对蒋玉菡的欣赏和理解,他们之间有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情谊。
宝玉与蒋玉菡的情谊深厚且真挚。他们志趣相投,都对情感有着细腻的感知和追求。蒋玉菡的表演让宝玉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能深刻体会到蒋玉菡所表达的情感。这种情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不受身份、地位的限制。
从更深层次来看,蒋玉菡的择偶标准以及他与宝玉的相遇,对其命运有着一定的预示。蒋玉菡后来娶了袭人,这与他“不论尊卑贵贱,总要配得上”的择偶标准相呼应。而宝玉与蒋玉菡的情谊,也暗示着他们在命运的轨迹上有着某种联系。宝玉的纯真和多情,使得他在面对朋友时毫无保留地付出真心,这种情感也影响着他身边的人,包括蒋玉菡。在贾府逐渐走向衰败的背景下,宝玉与蒋玉菡的情谊成为了一抹温暖的亮色,同时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4.贾琏
在《红楼梦》第九十三回中,贾琏在处理田庄车被扣事件和水月庵风月案时的行为,充分展现出他圆滑、自私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他在维护贾府名声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当贾府田庄送田租的车子被地方官府扣押后,贾琏在处理此事时,首先暴露出贾府内部管理的混乱。他有事需要找府内当班的人,却发现这些人都不在岗,这让他十分恼怒,声称要严查上班期间不在岗的人,若查到便将他们赶出去。然而,他的这种愤怒更多是出于事情处理不顺利的恼火,而非真正想要整顿贾府的管理。他只是表面上做出要严肃处理的姿态,并没有深入去解决下人管理不善的根本问题,这体现出他在处理事务时的敷衍和短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