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楼梦》与鸳鸯概述
在《红楼梦》中,鸳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她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也是金陵十二钗再副册中的主要人物。鸳鸯出身卑微,是“家生女儿”,父母在南京替贾府“看房子”,哥哥嫂子在贾府做奴仆。然而,凭借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善良正直,她成为了贾府中最有地位的丫鬟。她服侍贾母尽心尽意,周到细致,以至于贾母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她,成为了贾母最信任的心腹。她在贾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至主子,下至奴仆,都对她敬重有加。
《红楼梦》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封建社会已逐渐走向衰落。作者曹雪芹出身于贵族家庭,后家道中落,这种人生的巨大落差使他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有了深刻的认识。他通过《红楼梦》这部作品,以贾府的兴衰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可挽回的衰败命运。鸳鸯这一人物形象,正是作者笔下反映封建社会底层人民命运和反抗精神的典型代表。
二、鸳鸯的人物形象
1.外貌形象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对鸳鸯的外貌有着细致描绘:“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这般描写,勾勒出一个容貌出众的女子形象。鸭蛋脸、高挺的鼻子、乌黑的头发,还有蜂腰的身材,皆是传统审美中的美人特征,而脸上的几点雀斑,更添了几分俏皮可爱。
外貌描写对塑造鸳鸯这一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能在贾母身边当差,容貌自然要过得去,这表明她的外貌是她获得贾母青睐的因素之一。其次,美丽的外貌与她聪明能干、善良正直的内在品质相呼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读者通过外貌描写,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鸳鸯的魅力,也为理解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人际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性格特征
(1)聪明能干
鸳鸯的聪明能干在管理贾母事务和行酒令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管理贾母事务上,她可谓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贾母院子里的大小事情,都由她一手打理。贾母的穿戴、家当,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若没有她的管理,不知会被人诓骗多少。贾母的日常需求,她也能提前揣摩并满足,让贾母衣食住行都十分舒心。例如,贾母率众人赏月时,她细心地拿着软巾兜与大斗篷,担心年事已高的贾母受露水、吹了头,还提醒贾母早点休息,尽显关怀。
在行酒令方面,她的能力也不容小觑。“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只有她能胜任令官一职。当行令官需要一定的学识,而出身卑贱的鸳鸯却能出色完成,这充分说明她好学且聪慧。她能灵活应对酒令中的各种情况,把控现场节奏,让众人玩得尽兴。
这种聪明能干的特质使她在贾府拥有极高的地位。她成为贾母平日所依靠的左右手,贾府“老祖宗”的心腹。即使是王夫人和凤姐,也不敢轻易得罪她。第三代主子贾琏见她来都要起身让座,赶着叫姐姐。贾府上下人等对她都十分敬重,她也因此成为贾府众丫鬟之“王”。
(2)正直善良
鸳鸯的正直善良体现在诸多事例中。帮助刘姥姥一事,尽显她的善良。刘姥姥是从村野来到贾府求得一点帮助的农家老妇,鸳鸯不嫌她肮脏,用心良苦地照顾她。刘姥姥洗了澡换的就是她的衣裳,她还送了几件自己本不宽裕的衣服,甚至把老太太没穿过的衣服、治病的丹药、给孩子玩的荷包等都打包送给刘姥姥。她在言语上也没有看不起刘姥姥,给予了这位老人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替司棋保守秘密更是体现了她的正直。当鸳鸯无意撞见迎春丫头司棋和表兄潘又安的幽会时,她深知此事若被当权者知道,二人便没了命。尽管帮司棋隐瞒,将来若查出来自己也会受罚,但她还是向司棋保证“横竖不告诉人”。后来听说潘又安畏罪逃走,司棋病重,她反过意不去,亲自去看望司棋,还赌咒发誓不会告诉别人,让司棋放心养病。
鸳鸯善良性格的形成与她的出身和经历有关。她是家生女儿,生活在封建贵族家族的最底层,深知被压迫、被奴役的滋味,所以对同样处于弱势的人怀有同情心。同时,她在贾母身边耳濡目染,受到贾母一些善良品质的影响,也让她更加懂得关爱他人。
(3)刚烈反抗
鸳鸯抗婚的情节是她刚烈反抗精神的集中体现。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看上了鸳鸯,要纳她做小老婆。贾赦派邢夫人和鸳鸯的哥嫂去劝她,告诉她跟了贾赦以后就是半个主子了,能享受荣华富贵,还能让家族发达。然而,鸳鸯坚决不从。她深知贾赦的荒淫腐败,对贵族之家老少爷们的丑恶行径十分鄙夷,也清楚做贾赦的小老婆不会有好下场。
在贾母面前,她更是以剪头发来表明自己的决心,誓死不做贾赦的妾室。她的反抗精神表现得十分强烈,她不愿意为了权势和富贵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自由,宁愿出家甚至丢掉性命,也不屈从于贾赦的逼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