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卷起慕素影的素白披风,沈知意拈着金针在舆图上划出弧线:"东南三百里正是漕运要冲,看来九千岁要在粮道上动手。"
暮色中忽然飘来焦糊药香,两人策马转过山坳,望见江畔乌篷船头立着青铜药炉。
炉膛里烧着半卷《千金方》,灰烬中隐约可见"瘴疠"二字。
船尾老翁咳嗽着抛来渔网,网中赫然是七具缠着水草的尸身。
尸首印堂发青,耳后却刺着怀仁堂学徒才懂的梅花烙。
"这些是上月在漕帮失踪的采药人。"沈知意翻看尸身虎口老茧,"看这握铲的痕迹,分明在龙脉附近掘过土。"
慕素影剑尖挑开尸身衣襟,露出胸腹间纵横交错的墨线:"是摸金校尉的寻龙点穴术。有人要借药人探皇陵地宫。"
江心忽现漩涡,十二盏莲花灯顺流而下。
每盏灯芯都燃着透骨针,针尾系着的银丝在水面织成星宿图。
"坎位有变。"沈知意北斗针射断银丝,莲花灯轰然炸开的气浪中,三枚青铜罗盘跃出水面。
盘面指针竟是用药王谷禁术炼制的活人指骨。
慕素影踏浪而起,剑气削平浪峰。
藏在水下的铁索阵显形,每根锁链都缀着刻有太医院印鉴的铜铃。
"这是先帝赐给药王谷的镇魂铃。"沈知意瞳孔骤缩。
"当年为镇压岭南瘟疫,三百医者将魂魄封入铃中......"
话音未落,对岸峭壁突然滚落无数药篓。
竹篓裂开的瞬间,数百只染疫山鼠窜出,鼠尾绑着的霹雳子在地面炸出毒雾。
慕素影剑舞回风,剑气裹挟江水凝成冰幕。
沈知意金针穿透鼠尸钉入岩缝,针尾颤动的频率竟与《青囊曲》第七变调暗合。
毒雾散尽时,岩壁上显出用朱砂绘制的任督二脉图。
图中要穴位置全数错位,正是走火入魔之相。
"有人要令江湖人炼功入魔。"
沈知意指尖抚过错位的膻中穴,"看这朱砂成色,当混了苗疆断肠草。"
江面忽起笛声,三十六个戴青铜面具的力士抬棺踏浪而来。
棺椁缝隙渗出的药液在江面凝成八卦阵,阵眼处浮着半具焦尸。
"是药王谷惩戒叛徒的焚心鼎痕迹。"慕素影剑气劈开棺盖,棺内竟堆满镶金《伤寒论》,书页间蠕动着浸满尸油的蛊虫。
却在触及空气时突然僵死。
沈知意金针挑起蛊虫残骸:"并非活蛊,是墨家用机关术仿制的铁线蚨。看这关节构造,当出自江南霹雳堂。"
抬棺力士突然解体,数百齿轮中迸出淬毒铁蒺藜。
慕素影旋身挥出寒江剑法最终式"雪拥蓝关",剑气将铁蒺藜尽数冻在半空。
沈知意北斗针穿针引线,在江面布下天罡锁邪阵。
阵成的刹那,对岸密林惊起寒鸦,露出半截断裂的皇旗。
"九千岁的仪仗。"
慕素影剑尖挑起旗面残片。
"看来朝廷鹰犬已与江湖败类合流。"
夜色渐深时,两人追踪至废弃盐场。
熬盐的铁锅上烙着太医院徽记,锅内沸腾的盐水竟泛着九转还魂丹的香气。
沈知意金针探入盐堆,带出半枚生锈的虎符:"与蜀道发现的虎符能合成完整兵符,足够调动岭南戍边军。"
盐山后传来金铁交击声,两人飞身跃上了望塔。
只见三百具机关木人在演练军阵,关节处喷出的毒雾凝成"清君侧"三字。
"好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毒计。"
慕素影剑气斩断令旗,木人突然转向盐仓,胸口暗格弹出的火药竟印着工部官印。
沈知意北斗针射入木人耳窍,针尖带出半张硝石配比图:"看这笔迹,是已故兵部侍郎的手书。"
黎明时分,盐场地下传来编钟声响。
两人破开暗道,见石室内陈列着七口青铜药鼎,鼎身铭文记载着历代太医院首座暴毙之谜。
"三年,陈院判试药而亡......"慕素影剑柄敲击鼎耳,"这些死亡记录与《青囊书》缺失章节完全对应。"
沈知意突然掷出金针,针尖穿透暗门机关。
门后密室堆满镶玉骷髅,每个头骨天灵盖都刻着药王谷秘传穴位。
"是用活人试针的痕迹。"
沈知意指尖发颤,"看这风府穴的穿刺角度,正是沈家禁术追魂刺。"
密室深处传来机括响动,九具披甲尸骸破壁而出。
这些尸身关节以金针相连,摆出的竟是药王谷失传的九星还魂阵。
慕素影剑气如虹,寒江十六式化入禹步,剑尖精准点中尸骸神阙穴。
沈知意北斗针紧随其后,金针沿督脉逆行,尸骸轰然倒地时,铠甲内飘出半张血写的《罪己诏》。
"是今上笔迹!"
沈知意展开残破黄绢,"看来九千岁连龙袍都备好了......"
沈知意话音未落,密室穹顶突然落下千斤闸。
九具倒地的披甲尸骸被铁链拖入暗渠,水面浮起三百枚刻着生辰八字的青铜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