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日光尚未完全铺满庭院,秋姨便如同一只欢快的喜鹊,在院子里风风火火地穿梭着。她一边高声呼喝,一边指挥着下人们搬运行李,那声音清脆而有力,穿透了清晨的静谧:“你们几个,手脚麻利些!把这箱点心放马车里,可别碰坏咯,这都是给白姑娘路上吃的!”她的脸上洋溢着比阳光还要灿烂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因她的热情而变得明亮起来。
白诗言和墨泯刚踏出房间,就被秋姨眼尖地捕捉到。“哎哟,你们可算出来了!”秋姨快步迎上前,她的目光如同一束温暖的光,从上到下仔细打量着白诗言,眼中满是关切与疼爱,“白姑娘,你瞧你,面色红润,昨晚必定睡得香甜。”接着,她又将目光转向墨泯,神色认真,半开玩笑半叮嘱道,“墨少爷,你可得好好照顾白姑娘,要是她瘦了一星半点,我可饶不了你!”
墨泯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语气笃定地回应:“秋姨,您尽管放心。”白诗言则双颊绯红,轻声说道:“秋姨,您别操心啦,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秋姨却仍不罢休,继续唠唠叨叨:“这一路车马劳顿,你们可得多加注意休息。到了地方,先寻一家舒适的客栈安顿下来,切莫将就。还有啊,要是遇到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可别忘了给我带些回来。”说着,她又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塞进白诗言手中,“这里面是我积攒的碎银子,你们出门在外,可别委屈了自己。”
在秋姨的千叮万嘱中,白诗言和墨泯终于登上了马车。马车缓缓启动,木质车轮在石板路上滚动,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即将展开的奇妙旅程。白诗言轻轻撩起车帘,向秋姨挥手告别:“秋姨,您回去吧,我们定会平安归来!”秋姨伫立在门口,不停地挥手,嘴里高声呼喊着:“一路平安啊!”
车内,布置得温馨而雅致,柔软的坐垫、厚实的毛毯,还有几盘点心和一壶热茶,营造出一种家的温暖氛围。墨泯轻轻揽过白诗言的肩膀,白诗言顺势依偎在她怀里,感受她温暖的体温,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
沿途的秋景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他们眼前徐徐铺展。道路两旁的树木,叶子被秋意染成了金黄与火红,微风拂过,落叶纷纷扬扬飘落,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远处的山峦也披上了五彩的霞衣,与湛蓝如宝石般的天空相互映衬,美得令人心醉神迷。
“诗言,你瞧那边。”墨泯抬手一指,一片银杏林映入眼帘,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白诗言眼眸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刚要起身,墨泯轻轻按住她:“咱们就这般静静看着,也别有一番韵味。”白诗言微笑着点头,靠得他更近了些,仿佛想将这份美好永远珍藏在心底。
马车继续前行,路过一湾清澈的溪流。溪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水底的石头和游鱼清晰可见,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溪边的芦苇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白色的芦花漫天飞舞,宛如雪花飘落,给这宁静的秋景增添了一份灵动与诗意。白诗言不禁赞叹:“这景色真是太美了,若能一直这般,该多好。”墨泯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温柔地说:“往后我带你去更多好看的地方。”
行至午后,一座古朴的小城映入眼帘,城门上“清平镇”三个大字斑驳沧桑,尽显岁月的韵味与历史的厚重。进城后,墨泯带着白诗言一行人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中穿梭,街边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乐。好不容易寻到一家“来福客栈”。
客栈门口,一盏古旧灯笼随风轻晃,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墨泯率先走进,白诗言和丫鬟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身后四个相国府侍卫警惕地留意着周遭的一切,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店内桌椅整齐,墙上挂着几幅陈旧却韵味十足的山水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讲述着过往的岁月。
掌柜是个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客官,打尖还是住店?”墨泯开口:“住店,要五间上房。”掌柜一听,面露难色:“实在对不住,小店今天就剩一间上房了,普通房倒是还有,您看……”
墨泯微微皱眉,思索片刻,转身对白诗言轻声说:“诗言,要不你自己住一间上房,让丫鬟住一间普通房,四侍卫住两间普通房,我也住普通房。”白诗言一脸担忧:“你住普通房会不会太委屈?”墨泯温柔一笑,握了握她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我,只要你住得舒适就好。”
白诗言还想再劝,墨泯却已经转头对掌柜说道:“就按我刚说的安排,一间上房,四间普通房。”掌柜连忙答应,一边从柜台下拿出登记册填写,一边热情介绍:“客官放心,咱们客栈虽说房间类型有别,但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被褥常换常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