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把长毛兔放回笼子里,便骑上二八杠赶去了村委会。
这么一大早的,找自己会是什么事?该不会是有什么人举报自己,告自己的黑状了吧?
正当董华满心疑惑地赶到村委会时,只见一个穿着工装的中年男子等在里头,快步朝他走了过来。
“小同志,你就是董华吧?”
董华看了一眼刘书记,才迟疑地点点头,“对,我是。请问你是?”
那男子咧嘴一笑,吐出一口烟。
“我是隔壁村儿的!昨天在镇上开会的时候,我听你们村的刘支书提起过你,也听说了你做的事儿。”
“我就赶过来想跟你谈谈。是这么回事儿,我们村的土豆,红薯太多了,都滞销了,卖不出去。上个月本来还有几个老板开车大卡车到村里晃悠,但是大家都嫌弃价格低就没卖。”
“现在眼看着就快过年了,村民们都想换点钱过年,都愁的不行。然后我这回来,就想来问问你,你有没有认识的老板收这些土豆,红薯?价格低点无所谓,只要能把这俩东西销出去就行。”
“你也知道,这土豆和红薯要是放的时间太长了会发芽,发芽的土豆红薯那就更加没人要了!”
一旁的刘伟吐了几个烟圈,点点头。
“对,董华小同志,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帮赵书记的。他们村就是隔壁的洪江村,和咱们南门村可谓是难兄难弟。”
“村长误判了形式,导致今年洪江村产了太多土豆红薯,结果现在倒好,卖不掉了。”
赵波一脸严肃地点头,“对!只要能把这批土豆红薯往外销,你从中间拿点就拿点儿,这都不是事儿,我也是不忍心看着村民们辛辛苦苦种的东西给放坏了!”
董华听了半天,才明白,这是让自己当二道贩子,帮洪江村卖土豆红薯呢。
沉思片刻,董华沉声问道:“赵书记,大概有多少产量?”
赵波沉吟道:“啧,少说也有一万多斤吧。干部们粗略统计过,土豆六千多斤,红薯七千多斤。”
“一万多斤?”
董华傻眼了。
“可是赵书记,眼下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过年了……就算是工厂也快停工放假了,更何况是个体户哩!怎么这么晚才想起来处理这些滞销的土豆跟红薯呢?”
“哎,这我们确实有责任。”
赵波叹了口气,“要不是昨天会议上听见你们的刘书记说是你们村的事儿……我恐怕就已认命了。这不是想着来碰碰运气么?”
“听你这么说,意思是……没希望了吗?”
董华眉头紧锁,低头思量着。
一万多斤,自己要是能顺利销出去,利润肯定不会少的。
可是,这关头他实在想不到有什么地方对土豆红薯还有那么大需求的。
半晌,董华抬起头,“这样吧,赵书记,我也不敢立马答应你,我先去问问!要是有戏,我就到洪江村村委会找你,你看行不?”
“哎!行!行的!”
赵波暗淡的双眼瞬间燃起一丝光亮,“小同志,我等你的消息!”
董华点点头,“成!我会尽快的!”
这个赵书记看起来倒是个为村民着想的村干部,一万多斤,放烂了也确实可惜。
董华决定帮一帮这个忙,不光是因为心疼这一万多斤的粮食,同时更是因为自己能从里面拿到利润。
何乐而不为呢?
但前提条件是,自己能找到可以一口气吃下一万多斤土豆红薯的收购商。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赵波走后,刘伟给董华倒了杯热茶,语重心长道:“董华,这事儿你不要有心里负担。能帮的上,就帮。帮不上也不要勉强。”
“刘支书,我明白的!”
董华眼里布满自信的神采,“我先去找一找,试一试!尽量把洪江村的这一万多斤粮食给销出去!”
“成,辛苦你了!”
打了个招呼,董华便告别了刘伟,走出村委会,却迎面碰上一个满脸着急的男子。
“小伙,我向你打听个事儿!你认识董华跟董明吗?我是砖头厂的,给他们家送砖头来!”
“我就是董华!”
“真的?那赶紧带路!”
董华跟着那男子回到卡车上,坐在副驾驶指路,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开到了董家最近的一口路口。
卡车太大,再往里就开不过去了,只能停在董家五十米外的地方,用斗车推回去或是搬回去。
董华别无他法,只能去向隔壁两家借了两个斗车,和董明一块把砖头拉回家里。
费工夫是肯定的,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来帮忙盖房子的周树清,林国强等人也毫不含糊,纷纷回家把自己家里的斗车推过来帮忙。
一群大老爷们儿一块干,很快就把一卡车的砖头都给运回了董家。
王笑萍见大家辛苦,已经煮好了红薯甜汤,汉子们回来了,每人喝上一碗。
紧接着没多久,董华从建材市场订的钢筋水泥之类的材料也都先后送到了村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