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探子来报,说公良追击中伏,损失兵马一千余人,现已被围在了百里外的管子城。”
胡勇进来中军大帐对柳开森道。
柳开森听完胡勇的汇报,暗叹一声,看来就算有自己这个变数,历史还是惊人的相似啊。
于是柳开森召集韩瑜及一众将领进来议事。
……
中军大帐。
想着失去了公良这一支生力军,柳开森也是头大如斗。
“军师,现在公良被围,我方实力又变得和前面一样,该如何是好啊?”
韩瑜也是一脸忧愁,陷入沉思,默默不言。
柳开森也不好多问,毕竟现在情况还是非常棘手的,也要留点时间给韩瑜思考一番。
就在大帐中大家都陷入沉思的时候,侍卫来报,说关士求见。
……
关士进来,一副忧思的面容,见到柳开森就跪拜道:“二皇子,求你发兵救救公良将军吧。”
柳开森瞥了一眼关士,心说就是你这关士出的馊主意,若是不然,公良又岂会穷追下去。
不过柳开森也不明说,现在说这些没有什么用处!
于是老气横秋道:“关士啊,不是我不想去救公良将军,奈何现在实力悬殊太大,曹淳就等着我们去救公良将军,他们这摆明了是围点打援啊。”
关士虽然志大才疏,但也是能分清情况的,闻言也不知说什么,只是心急如焚,担心公良的安危。
众人尽皆无计,有些冷场,柳开森便问道:“关士有何妙计?”
关士略微一思考,道:“二皇子,就目前看来,曹淳前面夜袭二皇子,折损将近一万人,前日虽然诈败,但也被我们俘获万余人,经过一番整编纳降,我们现在的可战之兵也将近两万人了。”
柳开森暗道:你了解得还挺清楚嘛。
继续问道:“然后呢?你有什么办法?”
关士接着道:“如此,我想是否可以派出数千部众引诱曹淳追击,待敌人离开,二皇子再派大军一哄而上,接应公良将军出城?”
柳开森闻言暗自不语,韩瑜马上就想站出来反对,柳开森急忙眼神止住,对关士道:“这样吧,关士先下去休息,容我想一下,稍后给你回复。”
关士也知道他这个计策不过是狗急跳墙罢了。
只是他对公良感情很深,就算是死,他也是要尝试一下的,因此才会说出这种不算计谋的计谋。
现在柳开森发话让他先下去,关士无奈,也只好心急之中告辞而去。
……
“二皇子,决不可用关士之计,这哪里是计策,分明就是去送死。”
关士刚刚一走,韩瑜便站了出来反对道。
柳开森假装不懂,问道:“不知是何缘故?”
韩瑜耐心解释道:“且不说曹淳是否会中调虎离山之计,就算中计,我们派出的人少了,曹淳追击的人也不会多,我们剩余的人也无法撼动城外曹淳大军;人多了,我们主力就少了,也不可能接应公良出城。再说了,曹淳在管子城外大肆布置工事,摆明了就是围点打援,岂能如此用计?”
萧岳、狄初、徐明、狄傕等人深表同意,这么浅显的道理,是个人都懂!
柳开森其实也早就看透了,闻言笑道:“军师勿忧,我也知道其中形势,但是关士是大才,不好当面拒绝,免得寒了他的心,影响他以后出谋划策。”
韩瑜闻言差点一个倒栽,心道二皇子你没事吧,这关士虽然忠义,但是实乃胸无大志,谄媚陷上的人,怎么到你这里就成大才了?
韩瑜不好明言,道:“二皇子,不是我诋毁关士,但这人确实是胸无点墨之人啊,怎么就是大才了?”
柳开森哈哈大笑,道:“军师,关士说的,基本上敌人都能想到,既然如此,关士的计策,我们反着来,不就是妙计了吗?”
韩瑜一听,也是明悟,原来关键在这里,不禁也大笑起来。
徐明想想也明白,林起瞪着铜铃般的大眼,一窍不通,萧岳二狄三人则是大为惊诧,还有这种说法?
柳开森打趣关士,虽然让众人乐得一笑,可这救援公良之计还是没有着落。
柳开森便细细思量一番,敌军人数太多,追着公良辗转百里地,这粮草肯定不可能随军携带。
那么问题就来了,直接救援公良肯定行不通,那么就只能从破敌上面做文章了。
而这破敌的关键就在于敌军粮草没有跟上,想到这里,柳开森不禁一阵爽朗的大笑。
“诸位,既然无法直接救援公良,我意如此这般,诸位以为如何?”
韩瑜听完,略微一思考,便明白了,赞道:“二皇子深得兵法精要,我不如也。”
柳开森哪里当得起韩瑜的夸奖,只好连连摆手,道:“军师谬赞了,我这不过是灵光一闪,真要出谋划策的话,还需军师多多帮扶才是。”
韩瑜暗暗点头,不骄不躁,这才是主将的素质。
旋即狄初又道:“二皇子,这样做只怕有失光明磊落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