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飞船上的工程师们则在紧张地检查飞船的各项系统,确保飞船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环境中的安全运行。他们发现飞船的能量护盾在靠近遗迹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微小的干扰,表现为护盾的能量波动频率有非常微小的变化。虽然这个变化目前对飞船的安全没有直接威胁,但这也引起了工程师们的高度警惕。他们开始对护盾发生器的各个部件进行排查,并且尝试调整一些重要参数来增强护盾对抗这种未知干扰的能力。
在紧张的研究与排查工作中,计算机专家们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负责处理从各个研究组传来的数据,运用复杂的算法寻找这些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数据库中不断写入新的数据条目,数据间的关系从简单的线性关联到复杂的多维关联,被层层解析。然而,这个过程进展得非常缓慢,因为现有的算法在处理这种海量数据和复杂关联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计算机专家开始尝试编写全新的算法,他们从古老的人工智能算法中汲取灵感,结合量子计算算法的优势,试图构建一种能够快速处理并且准确识别这种特殊数据模式的新算法。
林一、小周和小李汇聚在飞船的会议室中,面前投影着各种研究数据和现场的图像。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凝重,但也有着掩盖不住的兴奋。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接近宇宙的核心秘密,他们感受到自己肩负着无比巨大的责任和使命。
“这些新出现的物理法则,我有一种感觉,它们可能并不是我们原本认为的那样是简单的物理现象理论概括,而更像是设计我们这个宇宙的基础代码。”林一首先发言,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投影中的克莱因瓶模型画面,“你们看这个蓝色瓶子里液体的流动轨迹,它像是一种极其精确的程序算法,每一段轨迹都对应着某一个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小周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补充道:“而且这个太阳系坐标与十二面体顶点的关系绝不是偶然。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棋局,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刚刚发现自己是这棋局中的一枚棋子。但是既然被安排在这个位置,那必然有我们独特的作用和使命。”
小李沉思了片刻后,皱着眉头说:“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收集更多的数据,不仅仅是关于这些物理法则和坐标关系的数据,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些文明遗迹本身的更多信息。它们从何而来?是什么文明留下的?又为何会在这个时刻以这种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就在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飞船上的超意识连接系统突然有了异常反应。这个系统原本是为了方便船员之间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进行高效沟通而设计的,可此时,它接收到了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意识信号。这些信号并不来源于船员,因为信号的频段和编码方式完全不同。
“这是什么情况?”小周惊讶地叫道。他们马上将相关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小组进行分析。计算机专家们通过精密的解析发现,这些意识信号与文明遗迹投射出的实体化光幕有着某种微弱的关联,似乎是这些光幕在发射这些信号的过程中干扰了飞船的超意识连接系统。
随着对这些意识信号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信号中包含着一些原始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是如此模糊而混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涌动的身影。计算机专家们运用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试图还原这些图像。经过漫长的计算处理后,一幅让人瞠目结舌的画面逐渐浮现出来。
画面显示的是一群形似人类但又有着巨大差异的生物在进行着一项浩大的工程。那些生物有着高大的身材,体表覆盖着一层像是晶体又像是鳞片的物质,在他们的手中,闪耀着各种绚丽色彩的工具。他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如同星球般大小的结构体忙碌着,那个结构体散发着强烈而又柔和的光芒,结构复杂得难以言喻,在结构体的表面,无数线条和图案像是描述某种巨大秘密的密码纹章。
这个画面让所有看到的人陷入了沉思,它似乎在向人类传达着某种起源的信息。或许这些神秘的生物与这些文明遗迹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能是遗迹的创造者,或者是某个更为古老、更为发达文明中的一员。这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好奇和猜测,也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宇宙的宏大叙事中的渺小与无知。
这个新发现的画面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船员们的研究方向开始发生系统性的转变。之前相对分散的研究工作开始向探索这些可能是遗迹创造者的神秘生物方面集中倾斜。
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们在飞船的资料数据库中疯狂地搜索相似的生物形象或者文化符号。他们翻阅了从古地球各个文明留下的古老文献到如今银河系已知文明考古报告的海量资料。虽然没有找到与画面中生物完全匹配的形象记录,但他们发现了一些在古老传说中可能存在的关联。比如在古老的玛雅文明传说中,有提到过一种从天而降的高大闪光者,他们带来了神奇的知识并且帮助玛雅人建立了当时在地球上堪称先进的文明架构。还有在银河系边缘一个不知名小星球文明的古老壁画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晶体结构的图案,尽管画风粗糙简易,但从形状和结构来看,与画面中神秘生物体表覆盖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