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龙望向窗外的落日,余晖将成都的老街染成金红色。四个半月的游戏时间,现实世界不过三十多小时。他想起重生前玩过的那些速成游戏,此刻却觉得手中老茧的触感如此真实。
"明天飞巴黎?"豆豆擦着雕刻刀问道,刀面上映出她眼角的细纹——这是系统根据现实年龄做的微调。
杨龙摇头,指向任务列表最下方新增的提示:"先得去趟开封。系统刚更新的隐藏任务——'复原北宋东京梦华录中的宫廷宴'。"他笑着抹去豆豆鼻尖的面粉,"据说要找到'辋川图'里的二十一景点心模板。"
砂时计哀嚎一声瘫在椅子上:"又来?这副本没完没了啦!"
但她的抱怨很快被淹没在笑声中。厨房的灯光将八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交叠成一幅流动的画卷。窗外,游戏里的第一颗星星亮了起来。
成都周记川味馆的后厨里,凌晨四点的灯光将杨龙的影子拉得老长。案板上的黄秧白菜在刀锋下层层绽开,每一刀下去都带起细碎的水珠,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他的手腕以一种奇特的韵律转动,刀刃沿着纤维的天然走向游走——这是半个月来第三百二十一次练习"开水白菜"的雕工。
"又错了。"周卓的声音从阴影处传来,老人手里的烟斗在黑暗中明灭,"第三十六刀应该斜挑,不是直切。"他踱步到灯光下,烟斗轻轻敲在杨龙手腕关节处,"纤维断了,这瓣叶子就废了。"
杨龙盯着那片微微发黄的菜叶,汗水顺着眉骨滑落。距离世界厨师锦标赛还有十五天,这道代表川菜至高境界的菜品,他依然没能达到周卓要求的"二十四瓣莲开"标准。身后传来砂时计的哀嚎——她正在和鲁菜的"油爆双脆"搏斗,锅里的腰花已经焦黑如炭。
"火候!"周卓头也不回地甩出烟袋锅,精准击中砂时计的手背,"鲁菜讲究'一鼓作气',你当是文火炖汤呢?"老人转身时,杨龙注意到他布鞋底沾着的面粉,那是刚从豆苗那边的面点区踩过来的。
二楼传来"咚"的一声闷响,接着是陆子浮的惊呼。杨龙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推开面点房的门时,看见豆苗正对着满地狼藉的莲蓉馅发呆。她面前的特制蒸笼冒着诡异的青烟,笼布上粘着些焦黑的团状物。
"第七次失败了..."豆苗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上全是烫出的红点,"广式月饼的糖浆比例怎么都调不对。"她抓起实验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温度和时间的数据,"明明按照陶陶居老师傅的配方..."
杨龙蹲下身,指尖沾了点残渣尝了尝:"你用了新买的枧水?"见女儿点头,他叹了口气,"广州的水质硬度比成都高0.8个点,枧水要减三分之——"
"——之一。"豆豆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手里端着个青花瓷碗,碗里是琥珀色的糖浆,"用这个试试?我按杭州的方子加了点龙井茶粉。"她的围裙上沾着酱色痕迹,显然刚从酱料房过来。
豆苗接过碗时,杨龙注意到妻子右手虎口处的新伤——那是雕"冬瓜盅"时被刻刀划的。淮扬菜的文思豆腐、粤式点心、鲁菜爆炒...半个月来,团队每个人都在突破自己的极限。他想起三天前猫头鹰晕倒在砧板前的情景,那家伙连续七十二小时练习"三套汤"的扫汤工艺,最后脱水被送医。
回到主厨台时,如烟正在收拾他的废料。这个总是安静的姑娘把雕坏的菜叶小心收进琉璃碗,淋上自制的梅子酱做成凉菜。杨龙曾无意间看到她凌晨三点还在练习抻面,双臂的淤青在白皙皮肤上格外刺目。
"尝尝?"如烟递来一碟琥珀色的晶体,眼神闪烁,"用废掉的糖浆做的冰糖枇杷..."
晶体入口的瞬间,杨龙瞳孔微扩。甜中带着微苦,后调竟有淡淡的花香。"你加了..."
"菜园里摘的洛神花。"如烟低头绞着围裙,"陆先生说酸碱中和可以..."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豆苗突然冲进来抱住了她:"天才!这个风味层次完全可以做分子甜点的基底!"
夜幕降临时,后院的训练场依然灯火通明。陈冰在调试新到的低温料理机,砂时计则对着手机视频练习法式酱汁的乳化——屏幕里是巴黎丽兹酒店的主厨演示。"温度到53度就分离..."她咬着皮筋把长发扎起,露出颈后因低头熬酱而磨出的红疹。
杨龙站在二楼窗口,看着下方如同战场的训练场。豆豆不知何时来到身旁,递给他一杯参茶。"周老爷子把镇店的老山参都拿出来了。"她轻笑,指向角落里正在给砂时计敷药的老爷子,"下午那锅开水白菜,你达到他的标准了吗?"
茶水的热气模糊了杨龙的视线。他想起那锅最终被周卓点头认可的汤——清透如泉,却能在勺面挂住薄薄一层金晕。老人尝完后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句:"记住这个温度。"
"明天开始模拟赛。"杨龙放下茶杯,楼下传来猫头鹰成功做出"三套汤"的欢呼声,"按世界赛的流程,每天三轮,评委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