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八一,"她突然严肃起来,"你不会想一个人去追查'归墟'的其他分部吧?"
我没有立即回答。茶水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白雾,又很快消散。
"我体内还有献王的记忆碎片,"最终我说,"它们像指南针,能感应到其他镜子的存在。"
"所以答案是'会'。"Shirley杨叹了口气,"我就知道。"
我们沉默地坐着,听着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她站起身:"无论如何,记得带上我和胖子。"
我抬头看她,月光下的侧脸线条坚毅:"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我们做的事,"她微笑,"记得吗?'摸金校尉,合则生,分则死'。"
我笑了,举起茶杯:"敬摸金校尉。"
回到北京的三天后,我们在大金牙的"聚宝斋"里开了个小会。大金牙殷勤地端茶倒水,时不时偷瞄我的脸色,生怕我还在记恨他的背叛。
"金牙,"我终于忍不住了,"过去的事翻篇了,坐下吧。"
他如释重负,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几位爷,我查到点东西。"他神秘兮兮地从柜台下拿出一个木盒,"陈教授留在云南的私人物品。"
盒子里是几本发黄的日记和一卷老式胶片。我们连夜研究,发现惊人内幕——"归墟"组织远比想象的庞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甚至更早。而七面昆仑镜,据传是上古时期"天人"留下的"门钥匙"。
"天人?"胖子挠头,"外星人?"
"更可能是高维存在。"Shirley杨翻着资料,"世界各地古文明都有类似记载——从天而降、传授知识的神明。"
我若有所思。昆仑山上的那只巨眼,或许就是这种存在的投影?
"等等,"大金牙突然指着胶片上的一个模糊图案,"这地方我认识!"
那是胶片最后一帧,拍的是某个山洞壁画,上面刻着七芒星图案,每个角上标着不同的符号。
"去年我去内蒙古收货,在一个牧民家见过类似的画!"大金牙激动地说,"那家老人说,画的是'七个魔鬼之门'的位置!"
我们面面相觑。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归墟"寻找的七面镜子,很可能对应着七个古老遗迹的入口!
"得去内蒙古看看。"我当即决定。
"不急,"Shirley杨按住我,"先制定计划。这次我们要准备充分。"
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分头行动:Shirley杨联系她在国际考古界的人脉,搜集更多关于"七门"的资料;胖子负责装备采购;我则泡在图书馆,研究父亲留下的笔记中可能遗漏的线索。
一个雨夜,我正在整理资料,突然接到Shirley杨的电话:"胡八一,看窗外。"
我拉开窗帘,雨幕中站着一个穿黑风衣的身影——是那个黑衣人!他抬头与我对视,雨水顺着帽檐滴落。虽然看不清面容,但我能感觉到他在笑。
下一秒,闪电照亮夜空,黑衣人站的地方空空如也,只有一封信躺在窗台上。
信上只有一行字:"七镜重圆日,真神降临时。血脉不断,轮回不止。"
我攥紧信纸,明白这既是警告,也是邀请。黑衣人——或者说未来的我——在提醒我,这场跨越时空的博弈远未结束。
第二天清晨,我们三人在机场汇合。飞往呼和浩特的航班即将起飞,背包里装着各种装备和资料。胖子还在抱怨早餐难吃,Shirley杨检查着相机和笔记本,而我则望着登机口的方向。
"想什么呢?"Shirley杨问。
我笑了笑:"没什么,只是觉得...这条路还很长。"
她拍拍我的肩膀:"反正我们一起走。"
胖子凑过来:"就是!管他什么妖魔鬼怪,咱们摸金校尉怕过谁?"
登机广播响起,我们拎起行李,走向未知的旅程。候机厅的电视正在播放新闻,女主播的声音渐行渐远:
"...近日在青海湖发现的古物经鉴定为青铜器残片,年代约在三千年前。专家表示,这可能与古代羌族祭祀文化有关..."
喜欢鬼吹灯集录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鬼吹灯集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