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曹芳即位后,因为刘放和孙资决定大计,增加食邑三百户,刘放加上之前的食邑总共一千一百户,孙资一千户;封爱子为亭侯,次子为骑都尉,其余的儿子都为郎中。正始元年,又加封刘放为左光禄大夫,孙资为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同三司。正始六年,刘放转任骠骑将军,孙资转任卫将军,仍然兼任监、令。正始七年,又封儿子为亭侯,两人都年老退休,以列侯的身份每月初一和十五朝见,地位为特进。孙资的别传记载:大将军曹爽专权,经常改变旧的制度。孙资感叹说:“我累世蒙受恩宠,又参与了先帝的嘱托,现在即使不能匡正时事,难道可以坐享清闲的俸禄吗?”于是坚决称病。正始九年二月,明帝下诏说:“你掌管机密三十多年,经营各种事务,功绩显着。我即位以来,你的建议对我帮助很大。因此以前增加你的荣誉,让你和三公一样,对外率领群臣,对内期待你的正直意见。现在你年老多病,上还印绶,前后郑重,言辞恳切。天地以大顺成就美德,君子以宽容成就仁德,我因为职责所在,违背了你的意愿;现在听从你的请求,赐钱百万,让你兼光禄勋少府,亲自到家里养病。你要努力治疗,保养身体,以享受长久的福禄。设置舍人官骑,每天供应酒食。”曹爽被诛杀后,又任命孙资为侍中,兼任中书令。嘉平二年,刘放去世,被追封谥号为“敬侯”,他的儿子刘正继承了他的爵位。臣松之查证:头责子羽说:士卿刘许,字文生,是刘正的弟弟。他和张华等六人,都以文辞可观,意思详序而着称。晋惠帝时代,刘许担任越骑校尉。孙资再次退休回家,被任命为骠骑将军,转任侍中,仍然担任特进。嘉平三年,孙资去世,被追封谥号为“贞侯”,他的儿子孙宏继承了他的爵位。
刘放的才能和计谋超过孙资,但自我修养不如孙资。刘放和孙资既善于迎合主上,又从不公开评论得失,压制辛毗而帮助王思,因此受到世人的讥讽。然而,他们也常常利用群臣的谏诤,支持他们的意见,并且秘密地陈述利弊,不专门说奉承的话。到了咸熙年间,晋朝建立五等爵位制度,因为刘放和孙资在前朝有功勋,刘正被改封为方城子,孙宏被封为离石子。据孙氏谱记载:孙宏担任南阳太守。孙宏的儿子孙楚,字子荆。《晋阳秋》记载:孙楚的同乡王济,是个豪爽的公子,担任本州的大中正。他询问孙楚的品行和才能,王济说:“这个人不是你能评价的。”他自己评价说:“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孙楚的官位升到讨虏护军、冯翊太守。孙楚的儿子孙洵,担任颍川太守。孙洵的儿子孙盛,字安国,担任给事中,秘书监。孙盛的堂弟孙绰,字兴公,担任廷尉正。孙楚以及孙盛、孙绰,都有文采,孙盛还善于谈论名理,他们的着作都流传于世。
评价说: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等人,才策谋略都是世间少有的奇才,虽然他们的清廉、治理和德行不如荀攸,但在筹划和预测方面,他们是一样的。刘放的文才和孙资的勤慎,都掌管机密事务,权倾一时,但他们过于奉承,不符合正道,因此受到讥讽和奉承的名声,往往超过了实际情况。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白话三国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