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夏侯渊,正在帐中歇息,忽闻山顶鼓角齐鸣,喊杀声大作,知道不好,急忙披挂上马,出帐察看。只见黄忠已率领蜀军,如潮水般从山上席卷而下,其势锐不可当!夏侯渊猝不及防,仓促之间,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黄忠早已认准了夏侯渊的帅旗,拍马舞刀,直取过来,口中大喝一声,其声威势,真如晴空霹雳一般,震得夏侯渊心胆俱裂!夏侯渊尚未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举枪相迎,黄忠手中那口锋利无比的凤嘴刀,已带着一股“开山裂石”的万钧之力,从上而下,狠狠地劈落!
只听“咔嚓”一声巨响,血光迸现!可怜夏侯渊,这位曹魏一代名将,竟在措手不及之间,被老将黄忠一刀连头带肩,直接砍为了两段!当场惨死于阵前!
后人有诗赞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勇曰:
苍头临大敌,‘老将发神威’。
皓首逞英豪,‘杀气冲云霓’。
力趁雕弓发,风迎雪刃挥。
雄声如虎吼,‘敌胆尽皆摧’。
骏马似龙飞,‘冲锋不可追’。
献馘功勋重,‘威名震九畿’。
开疆展帝畿,‘汉室复光辉’。
黄忠阵斩曹军主帅夏侯渊,曹军顿时群龙无首,军心大乱,兵败如山倒,各自逃生,漫山遍野,皆是丢盔弃甲的败兵!黄忠乘胜挥军,直取定军山主寨!
副将张合,在定军山上,听闻夏侯渊阵亡,黄忠大军又掩杀过来,知道定军山已不可守,急忙带领残部,前来迎战,试图阻挡黄忠的攻势,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黄忠则与先前被救回的牙将陈式二人,兵合一处,从两路夹攻张合。双方在定军山下,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张合虽然勇猛,但其部下皆已是“惊弓之鸟,无心恋战”,如何能抵挡得住“士气如虹,锐不可当”的蜀军?战不数合,张合便已抵挡不住,大败而走。
正在张合狼狈逃窜之际,忽然山傍斜刺里,又闪出一彪人马,截住了他的去路!为首一员大将,白马银枪,威风凛凛,高声大喝道:“常山赵子龙在此!张合匹夫休走!快快下马受降!”
张合一见是赵云,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知道今日定是难以幸免。他也不敢与赵云交战,急忙引着败兵,夺路便要往定军山方向逃去,希望能凭借山险,固守待援。
不想,刚奔到定军山脚下,只见前方又有一支蜀军兵马杀来,旗号招展,为首的正是先前诈败逃走的曹将杜袭!然而,此刻的杜袭,却已是蜀军的阶下之囚!原来,就在黄忠与夏侯渊在对山大战之际,刘备义子刘封,与部将孟达二人,已依照孔明之计,趁着定军山曹军主力尽出,营寨空虚之际,悄然率兵攻占了定军山主寨,并生擒了留守的杜袭!
张合见状,更是面如死灰,知道定军山已彻底失守,再无任何希望。他只得与杜袭会合一处,带领残存的败兵,一路向北,逃往汉水南岸扎营,凭借汉水天险,暂时稳住阵脚;一面则立刻派遣心腹之人,星夜奔赴南郑,将夏侯渊战死,定军山失守的噩耗,飞报与曹操。
曹操在南郑,接到夏侯渊阵亡,定军山失守的败报,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从座位上栽倒下来!他放声大哭,悲痛欲绝,只觉得如同断了一臂!夏侯渊乃是他最为倚重的宗亲大将,骁勇善战,劳苦功高,如今竟惨死于黄忠老儿刀下,如何不令他痛彻心扉!
痛定思痛,曹操这才恍然大悟,想起先前神卜管辂所预言的谶语:
所谓“三八纵横”,正应了建安二十四年(三乘八等于二十四)。
所谓“黄猪遇虎”,乃是说岁在己亥(猪年),正月交战,而虎为猛兽,亦可指猛将黄忠,或是战事发生在寅月(虎月,即正月)。
所谓“定军之南”,指的便是定军山之南的战场。
所谓“伤折一股”,更是准确地应验了夏侯渊的阵亡!夏侯渊与曹操乃是兄弟般的宗亲(夏侯渊之妻为曹操妻妹),正是曹操的“一股”至亲!
曹操想到此处,更是对管辂的“神机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急忙下令,派人去寻找管辂,欲再向其请教。然而,此时的管辂,却早已飘然远去,不知所踪了。
曹操深恨黄忠斩杀了自己的爱将,当即下令,亲率中军主力大军,火速赶往定军山,誓要与黄忠、刘备决一死战,为夏侯渊报此血海深仇!他又令大将徐晃为先锋,即刻启程,前往汉水,探察军情。
大军行至汉水南岸,张合、杜袭二人早已在此等候,哭拜于地,将兵败的经过,详细禀告了一遍。曹操虽然心中悲愤,却也知道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二将又向曹操进言道:“大王,如今定军山既已失守,我军粮草补给线受到威胁。为今之计,可先将米仓山的粮草,火速转移至汉水北岸山脚下的一个隐蔽大寨之中,加派重兵屯积守护。然后,我军再凭借汉水天险,与蜀军决战,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曹操思虑再三,觉得此言有理,便依其计行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