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长安城的青石板被冲刷得泛着冷光。大理寺地牢深处,锈迹斑斑的铁链在墙壁上拖出刺耳声响,袁天罡半跪在积水中,嘴角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三天前那场突如其来的抓捕,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袁大人,陛下有令,明日午时三刻问斩。"狱卒冰冷的声音在阴森的地牢里回荡。袁天罡抬起头,透过头顶那道窄小的天窗,能看到乌云翻涌,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瓦片碎裂声从头顶传来。袁天罡瞳孔微缩,多年的江湖经验让他瞬间警觉。果然,一道纤细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天窗跃下,落地时几乎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阿月!"袁天罡又惊又喜。阿月一身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明亮如星的眼睛。她迅速掏出怀中的解药,喂袁天罡服下:"先生,快走!"
原来,自从袁天罡被捕后,阿月便暗中联络江湖势力,制定了周密的营救计划。趁着今夜暴雨,他们买通了狱卒,里应外合,终于找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两人配合默契,避开了巡逻的守卫,顺利逃出了大理寺。暴雨中,阿月撑着伞,与袁天罡并肩而行。"先生,真天枢印的线索已经有了眉目。"阿月压低声音说道,"据可靠消息,它很可能在太子手中。"
袁天罡眉头紧皱。天枢印乃是象征皇权的重要信物,一旦落入别有用心之人手中,必将引起朝堂大乱。如今朝中局势本就错综复杂,太子、齐王和张柬之三派势力明争暗斗,真天枢印的出现,无疑会成为压垮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此同时,皇宫内,灯火通明。太子李承乾正把玩着一枚古朴的印章,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在他身边,是几位朝中重臣,他们神色恭敬,显然对太子手中的印信极为看重。
"殿下,有消息称袁天罡已经越狱。"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太子脸色一沉,将印章重重拍在桌上:"废物!一定要把他给本殿抓回来!袁天罡知道的太多了,绝不能让他活着!"
另一边,齐王李佑的府邸同样灯火辉煌。齐王阴沉着脸,听着手下汇报:"殿下,太子似乎已经得到了真天枢印,我们该怎么办?"
齐王握紧了拳头:"绝不能让他得逞!派人密切监视袁天罡的动向,他一定也在找天枢印。必要的时候......"齐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杀了他!"
而在张柬之的书房内,这位老谋深算的宰相正对着一幅长安城的地图沉思。他的学生狄仁杰站在一旁,神色忧虑:"老师,如今局势动荡,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柬之缓缓道:"袁天罡越狱,天枢印现世,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太子和齐王都想借此机会扳倒对方,我们必须静观其变,寻找最佳时机。"
夜色渐深,长安城表面上一片宁静,实则暗流涌动。袁天罡和阿月躲在一间破旧的客栈里,分析着目前的局势。
"先生,太子势力庞大,我们贸然行动恐怕凶多吉少。"阿月担忧地说。袁天罡却神色坚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天枢印关系到大唐的安危,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抢在太子之前找到它的下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袁天罡和阿月迅速起身,做好了战斗准备。门被推开,一个浑身是血的人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袁......袁大人......"来人正是袁天罡的一个线人,"太子......太子要将天枢印转移到......到城西的......"话未说完,线人便断了气。
袁天罡和阿月对视一眼,决定立刻行动。他们趁着夜色,悄悄潜入城西。这里是一片废弃的仓库,四周寂静无声,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
突然,一声弓弦响划破夜空。袁天罡眼疾手快,拉着阿月就地一滚,一支利箭擦着头皮飞过。"出来吧!"袁天罡大喝一声,手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把匕首。
黑暗中,数十名黑衣人缓缓现身,将他们团团围住。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袁天罡,你果然来了。太子殿下早就料到你会来抢天枢印,特意在此恭候。"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袁天罡和阿月背靠背,配合默契。袁天罡的匕首出神入化,阿月的剑法更是精妙绝伦。黑衣人虽然人多势众,但在两人的顽强抵抗下,一时之间也难以取胜。
就在战况胶着之时,又有一队人马赶到。袁天罡心中一紧,以为是太子的援军。然而,当看清来人的服饰时,他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竟是张柬之的人。
原来,张柬之早已派人暗中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得知袁天罡有难,便立刻派人前来支援。有了援军的加入,局势瞬间逆转。黑衣人见势不妙,纷纷逃窜。
袁天罡正要感谢张柬之的援手,却突然发现仓库内有异动。他顾不上多说,带着阿月冲进仓库。在仓库深处,他们终于找到了存放天枢印的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