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众人没闲聊几句,小泥巴便取信回来双手奉给朱七七,朱七七接过又呈向自己老爹,朱富贵接过打开看信。
信不长,内容大意是:
七七妹妹芳启,自上次你我分别后我便一路向北,如今已经临近东阳郡,在这里我也路过了你家的一座田庄,略作停留,田庄的管事招待的很好,感谢妹妹。
今日傍晚临水扎营,竟然看见了几只登涉,果然如同书中所写那便巨大。这里的景色也好,可惜为兄不善作画,这点不如你,要不然高低得把眼前所见画下来送给你。这可真是太遗憾了。
不过还好,咱俩说好了今年你来洛阳过年,到时候就可以把这一路上所见所闻和你唠唠,想想还挺开心。
之后信里又说:朱叔父外出回来了吗?请转告他要注意身体啊,别太劳累。
最后说:我们全家都挺想你们全家的,咱们过年时见吧。往常年都没你参与,今年咱两家子得坐一起好好唠唠。
信上似乎什么都没说,但似乎又什么都说了。
朱富贵看完后面色不变的把信放进袖中,然后笑道:“想不到大公子这般惦记老夫,老夫甚为感激。”
石建并不知道信中写了些什么,闻言只是点了点头。
朱富贵沉吟下,然后对石建和沈浪笑道:“听闻德北一早便到,想来也不曾用过朝食吧?老夫多日舟车劳顿,可否劳烦阿强同沈少侠一道替老夫招待一番德北,让老夫略做歇息,晚间设宴款待二位。”
宗强拱手应是。
沈浪也拱手笑道:“朱公有命,沈浪岂敢不从?”
石建却沉吟下道:“侯爷好意,石建本不该推辞,只是大公子有命,令我速去速回,故而不敢拖延,还请侯爷尽快回信,石建今日便需动身,晚之恐追公子不上,反被怪罪。”
朱富贵笑道:“也对,德北领命而来,自是耽误不得,这样吧,你一路辛苦,且先去用罢朝食,再略做歇息,老夫稍后便回信与你。”
“多谢侯爷。”
不多时,屋里只剩下了朱富贵和朱七七。
朱七七连忙爬到朱富贵跟前撒娇:“爹爹,这信女儿就不用回了吧?”
朱富贵怎么可能让朱七七写这封回信?
他斜了朱七七一眼,问:“大公子为何写信与你?那石德北可曾说过什么?”
“不曾说过什么,只说奉大公子之名来送信,并拜见我。”朱七七想了想道,然后又把两人怎么认识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完后还叹道,“爹爹,大公子邀我去洛阳过年,还说要告诉陛下,该怎么办啊?”
朱富贵沉吟不语。
从朱七七小时候他就一直找各种理由推脱不带她去洛阳,这两年明显皇帝提起让朱七七去洛阳的次数多了起来,今年更是提过好几次了。
朱七七见朱富贵不说话,没多想,只是自顾自的说:“不过话说回来,若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女儿倒是挺想去洛阳看看的。”
朱富贵神色微动:“七七想去洛阳?”
朱七七理所当然道:“那是自然,洛阳嘛,天子脚下嘛,谁不想去看一看。”
那可是洛阳,是居天下之中,处洛水之阳的洛阳啊。
是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孕育先祖文明的洛阳,是从夏商周到五代十国都担任都城之职的洛阳啊。
前世她去过西安,但从没有去过洛阳。
现在身处于这个时空,她怎能不想去这两大古都实际看一看呢?
朱七七虽然有一定的政治觉悟,但却并不十分敏锐,并没有觉得去洛阳这件事涉及到什么政治因素,只是单纯的不想和皇家公子产生不必要的纠缠。
想到这里,朱七七眼睛一亮,道:“爹爹,如果大公子真的告诉陛下我要去洛阳,那便去吧,大不了我避着些他,再说他一个公子,整日定然忙的很,那有那么多功夫?”
朱富贵闻言沉默半天,叹口气:“之前只推脱你年幼体弱,受不的奔波之苦,如今陛下几次询问,又逢大公子之言.....”
沉吟半晌,最后道:“既如此,待为父修整几日,便动身前往洛阳吧。”
既然七七想去洛阳,那便去吧,他一个父亲,还不至于轻易就护不住女儿的。皇家也还不至于这么快就对女儿下手。
朱七七略略有些兴奋的点头。
说实话她真的好想看看这个时代的首都,也有普通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共同的好奇点:皇帝老儿长什么样子?
接下来父女两个开始说起了最近各自的成果和收获。
朱七七说了自己造船的成效以及这船的航海能力,又说了新打造出的武器以及性能,最后又详细说了从南洋带回来的二季稻的性能和稻田养鱼的设想及行动方针。
朱富贵皆大喜,这几样成果他每样都很满意。
首先造船,能下南洋得到二季稻就得赖与海船之便,南洋能有此优良稻种,说不得还有其他宝物,必须继续探索。
其次便是武器,七七打造的武器如此优良,朱富贵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交国家,如此一来,国家军队在对外作战上岂不往无不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