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未亮,所有京官和京城地区的地方官都已在奉天门外等候,文武官员东西站定,整队等着皇帝到来。
昨夜下了一夜大雪,今天虽然出了太阳,但依旧在刮风,北方的寒风向来刺骨,刀子一般割着人裸露在外的皮肤。
四品以上的官员可以进入奉天殿面见皇帝,屋里烧着炭盆,免受寒风,而像谢远这样的五品官员就得在奉天殿外头的丹犀上站着。
寒风刺骨,官服也不怎么保暖,握着象笏的手早已经冻的没了知觉,但依旧得端端正正的站着。
谢远今天没来得及吃早饭,此刻感觉胃里早就是翻江倒海,北风夹杂着雪花,吹得手和脸没了知觉,鼻涕冷不丁就从鼻腔掉出来。
他觉得流鼻涕的官员肯定不止他一人,想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和他一样尴尬。
但脖子已然僵硬不能转动,鼻涕顺着人中两边的皮肤往下流,却流不到嘴唇上,痒的厉害。
谢远想伸手擦擦鼻涕,但是眼神忽然看到一边纠察官员仪容仪表的御史,立马克制住自己擦鼻涕的想法。
那御史和他对视一眼,低头记录。
也不知道那御史有没有将他的行为记录在案。
这遭瘟的死御史!
谢远心中暗暗骂道。
与外头形成鲜明对比,奉天殿内却是温暖如春,皇帝坐在上面,若有所思的听着臣子滔滔不绝。
内阁首辅张济承说到:“现下国库空虚……”
“那依张爱卿的意思,当下应当如何?”冠冕遮着皇帝的脸,让下面的臣子看不见表情,彰显着君恩莫测。
张济承:“臣以为,当下的事态,唯有变法一条路可走。”
此话一出,除了和他一起想主意的内阁坐第三把交椅的大学士夏石,其余人皆是一震。
大殿左侧的一位“大汉将军”颇为震惊的挑了挑眉。
几不可闻的动作被站在群臣前方的太子捕捉到,盯着挑眉的“大汉将军”看了一眼,对方飞快的恢复威严肃穆的神情。
面上不显,朱宸樾心中狂震。
要知道当今陛下年少时就格外聪慧,喜欢玩弄权术,将群臣耍的团团转,如今上了年纪,血脉中与太祖皇帝血脉相承的暴虐因子逐渐苏醒,动辄刀兵相见,朝堂上万马齐喑。
国库空虚,上下官员中饱私囊,层层叠叠,早已成了朝廷中的沉疴顽疾。
这样的事情,满朝文武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所以张济承今天的话,当真是犯了忌讳。
“爱卿细说。”
天子喜怒不形于色,臣子难以揣摩。
“臣以为,现下我朝的税收有两大弊端。”
“国库空虚,但朝廷的税一直没变过,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更不能随意加税,激起民变。臣觉得这其中的问题有二:
一来朝廷征税多以实物为主。
粮食,丝绸,布匹,从征收到送到国库,期间必定有损坏,加之实物价值难以估量,这就给了中间许多人可乘之机。
一方面给了地方官员苛捐杂税的理由,譬如农户只需交两石稻谷给朝廷,但地方官员往往会以粮食成色不佳为由,多收一到两倍,百姓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地方送上来的贡品往往需要过内廷入库,这就又有一层问题,地方送上来的东西好与不好,全在内廷掌事太监一张嘴上,为了尽快完成朝廷给的任务,地方官员往往需要找中间人。
此其一。”
张济承的话在奉天殿上空飘荡,龙椅上的皇帝看不清楚脸色,而台阶下方站着的太子的手在袖中已经紧握成拳,就连朱宸樾也是目光闪动。
张济承还在说:
“二来我朝课税的重头一直是田亩税。
但自打建国至今已经百年有余,能开垦的田地早已经开垦完毕,是以民间多有买卖田地,地方百姓稍微遇到天灾人祸,就得卖了田地,举家成为佃户。
长此以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而拥有大量土地的地方豪强往往和官府勾结,瞒报土地,偷税漏税,是以我朝百姓穷,国库空。”
这些话,仿佛是在奉天殿内敲起一记重锤……
少倾,才有户部尚书董立民开口赞叹:
“张大人所言极是,启禀皇上,户部这些年也想了许多节省的法子,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其中根本症结就在于张大人所言这两点。”
户部尚书董立民,是比张济承早一年的进士。
二人私交密切。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看着下面这两位臣子,饶有兴趣的开口问到:
“张爱卿关于这两个问题,想出什么法子了吗?”
张济承由于常年操劳,五十岁的人看着倒像是六十岁。
常年劳心费力的处理政事,使得他眼下的乌青已经无法消除,但好在上了年纪皮肉松弛,眼袋向下耷拉着,倒也不显。
而此刻,那双早已衰老的眼睛迸发出了精光:
“臣和夏阁老商议了两个对策,
一是在全国丈量土地面积,地方各级衙门出手,实地勘探,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全部清丈,清丈工作由布政使司及府、州、县负责;
严查隐占之土地和漏税之田产,追缴欠税,重新编制鱼鳞册,作为朝廷征收田亩税的依据。”
“二是改革税制,百姓上缴的税收,从实物换成银钱,同时百姓需要负担的徭役也折成银子,统一上交。
这样官府每年只需上门征收一次,既方便朝廷收税,又免去国库中间人的贪腐,还能减少官府对百姓的叨扰,可谓一举三得。”
“好!”
这一声是御座上的皇帝喊出来的,冠冕上的垂旒由于主人的激动而微微晃动。
皇帝:“大善!张爱卿不愧是公忠体国。”
“你回去跟内阁和六部仔细商量,将你说的这两项事宜,拿出来一个方案给朕看。”
张济承:“是,微臣一定尽快拿出来具体方案。”
朱宸樾和太子对视了一眼,有什么想说的话,此刻也得咽到肚子里去。
有臣子立刻开始奉承:
“皇上圣明,张首辅雄才大略”
“我朝有这样的君王人臣,自当国祚万年!”
“皇上圣明,张首辅雄才”
“皇上圣明,张首辅国之柱石,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不管心中是怎么想的,但此刻都纷纷下拜,唱张济承厉害,皇帝圣明。
张济承的声音在大殿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喜欢女帝谢樱传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女帝谢樱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