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小陈敲门进来,声音低沉,“警方那边回复了,说匿名邮件的IP地址经过多层跳转,无法追踪。技术部的人还在查,但……他们说‘幽灵’的手法非常专业,像是对我们的系统架构了如指掌。”
“了如指掌……”林墨喃喃自语,一个不祥的预感在她心中升起。她猛地抬头,“把‘天穹’项目核心成员的背景资料,尤其是最近半年有异常举动的人,给我拿来。”
小陈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您是说……内鬼?”
“除了内部人员,谁能如此精准地找到系统的漏洞,还知道我们发布会的流程和演示内容?”林墨的声音冷得像冰,“去查!”
接下来的两天,公司内部风声鹤唳。林墨亲自参与了调查,她调阅了所有核心成员的邮件、聊天记录、甚至是办公室的监控。终于,一个名字浮出了水面——张远,“天穹”项目的首席架构师之一,负责底层协议的设计。
张远在三个月前提交了辞职报告,理由是“家庭原因,需要休息”。但据他的同事反映,张远离职前一段时间,情绪低落,经常唉声叹气,还曾抱怨自己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却在股权分配上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更关键的是,在发布会前一周,张远曾以“交接工作”为由,短暂返回过公司,接触过核心服务器。
“立刻联系张远!”林墨下令。
然而,电话关机,微信不回。派人去他登记的住址,发现早已人去楼空。
“林总,我们查到张远在离职后,曾接受过一家名为‘奇点科技’的公司的面试。”小陈拿着一份调查报告,神色凝重,“而‘奇点科技’,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未来家居’的全资子公司。”
线索串联起来了。张远因为不满待遇,被竞争对手挖角或收买,利用他对“天穹”系统的了解,留下了后门程序,并在发布会当天发动了攻击。那个“幽灵”,恐怕就是“未来家居”用来打击竞争对手的秘密武器。
林墨只觉得一阵眩晕,她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商场如战场,她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但她从未想过,背叛会来自最信任的人,攻击会来得如此阴狠,直接瞄准了公司的命门。
“现在怎么办?”小陈忧心忡忡,“‘天穹’项目肯定要暂停了,外界的质疑声越来越大,我们需要一个交代。”
交代?林墨苦笑。承认系统有漏洞,是因为内部出了叛徒?这只会让公司的信誉彻底破产。
“不能承认是系统漏洞,”林墨猛地睁开眼,眼神里重新燃起一丝锐利的光芒,“对外宣称,是发布会现场的设备受到了未知的电磁干扰,导致短暂失灵。我们会全面排查,确保安全后,择期重新发布。”
“可是……”小陈有些犹豫,这显然是在撒谎。
“这是唯一的办法。”林墨打断他,“我们输不起。‘天穹’是我们的未来,必须保住它。另外,立刻组建一个最高机密的技术小组,由我亲自带队,重新设计‘天穹’的底层协议,一定要把那个漏洞补上,并且做得比以前更安全,更强大。我要让‘未来家居’和那个‘幽灵’知道,他们惹错了人。”
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站起来的勇气。
第三章:破局
秘密技术小组在公司地下三层的一间保密会议室里成立了。林墨从各部门抽调了最顶尖的技术骨干,包括几个她绝对信任,且与张远交集不多的工程师。
“各位,”林墨站在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天穹”系统的架构图和问题点,“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很严峻。对手不仅知道我们的漏洞,还可能在暗中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们的新方案,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彻底堵死之前的漏洞,并且采用全新的、他们无法预料的加密和集成方式;第二,要在功能上实现超越,让‘天穹’不仅是安全的,更是智能的,是真正能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他们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对着代码和架构图反复推敲。林墨更是以身作则,困了就在沙发上眯一会儿,饿了就随便吃点外卖。她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在一次头脑风暴中,年轻的工程师小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林总,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局限于现有的智能家居协议?市面上各个品牌的设备都有自己的‘语言’,我们以前是想做一个‘翻译官’,让它们能互相沟通。但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不是让设备适应系统,而是让系统去‘学习’和‘理解’每一个设备的独特性呢?”
“学习?”林墨眼前一亮,“你是说,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对!”小李兴奋地说,“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超级AI大脑作为‘天穹’的核心。这个AI不依赖固定的协议模板,而是通过持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自主学习每一台接入设备的工作模式、指令特征,甚至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管家,不需要你告诉它每个设备该怎么用,它自己就能琢磨透,并且把它们协调得井井有条。这样一来,不仅集成度会更高,而且因为没有固定的、容易被攻击的协议漏洞,安全性也会大大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