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与黛玉,二人闲坐于潇湘馆内。但见那窗下清风悠悠拂来,似一双轻柔的素手,悄然拨动帘栊,发出细微簌簌之音,宛如在低诉着岁月的悠悠情思。
宝玉手捧茶盏,面上隐隐透着几分思忖之色,恰似心中正权衡着要事。他轻轻抿了一口茶,缓缓放下茶盏,抬眼望向黛玉,轻声开言:“如今贾海、贾安年岁渐长,恰似破土而出的嫩笋,正是该入学问知的年纪。想来想去,将他们送去贾府家塾读书,实在是最为妥当。
家塾之中,既有先生悉心授业,又能与族中子弟一同切磋学问,于他们的学问品行,必定大有增益。”
黛玉轻颔首,眉眼间透着温婉,恰似春日里初绽的娇花,柔美而动人。她以那如黄莺啼啭般婉转的声音应道:“正是这个道理。家塾学风严谨,先生皆为饱学鸿儒,贾海、贾安置身其间,定能学有所成。想来他们兄弟俩,日后必能在学问上崭露头角,为贾府增光添彩。”
且说这日清晨,晨曦初照,那金色的光辉仿若细碎的金箔,透过雕花窗棂,丝丝缕缕倾洒在贾府的庭院之中,将那青砖绿瓦映照得熠熠生辉,恰似为这古老的府邸披上了一层梦幻绮丽的金纱。
贾海身着一件月白绫子的小袄,那绫子质地极为柔软,触手仿若婴儿肌肤般细腻,泛着淡淡的光泽,恰似月光轻柔洒落其上,柔和而明亮。
外罩一件石青缂丝的马褂,缂丝工艺精巧绝伦,丝线交织间,花鸟鱼虫仿若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那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似欲展翅高飞;鱼儿的鳞片闪烁着粼粼光芒,似要跃出画面,畅游于天地之间。
脚蹬一双黑缎子面的小靴子,靴面上绣着细密的花纹,每一针每一线皆透着贾府的精致考究,那花纹宛如流动的云纹,飘逸灵动,似蕴含着祥瑞之意。此刻的他,精神抖擞,恰似一只即将振翅高飞的雏燕,眼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憧憬。
贾安则身着藕荷色的锦袍,那锦袍颜色淡雅,宛如春日里初放的莲花,透着一股清新出尘之气,仿佛能涤荡世间一切尘埃。腰间系着葱绿宫绦,绦上坠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玉佩质地细腻,触手生温,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似是吉祥如意之寓意。
行走间玉佩轻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犹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清脆而动听。头戴一顶镶玉小帽,帽上的玉石莹润剔透,似能映出人影,宛如一泓清澈的湖水,纯净而深邃。他眉眼间透着一股沉静,恰似一泓幽深的清泉,令人心生宁静之感,仿佛能将世间喧嚣隔绝在外。
兄弟俩背着崭新的书包,那书包用上好的青布所制,布面厚实而柔软,边角绣着精致的云纹,针法细腻,云纹仿若在风中飘动,似要带着他们的梦想一同翱翔。
二人小手紧紧相牵,迈着轻快而又略带拘谨的步伐,向着书院走去。一路上,贾海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嘴里还不时地嘟囔着:“哥哥,这书院里会是什么样子呀?是不是有好多好玩的?”
贾安则轻声安抚道:“别乱说,书院是读书的地方,要好好学习,不能只想着玩。”贾海吐了吐舌头,应了一声:“知道啦。”
且看那书院,坐落于贾府花园一隅,四周修竹环绕,那竹子修长挺拔,犹如一群坚守岗位的卫士,傲然挺立。
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若在低吟着古老的诗篇,诉说着岁月的悠悠故事。书院的门楹上,刻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字迹苍劲有力,铁画银钩,似是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仿佛在向每一个踏入书院的学子谆谆诉说着求学与做人的真谛。
兄弟俩迈进门槛,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那小脑袋不住地转动,打量着这陌生而新奇的地方。屋内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书香故事。
贾海小声地对贾安说:“哥哥,这里好安静,感觉和家里不一样呢。”贾安微微点头,轻声说道:“是啊,从今天起,我们就要在这里好好学习了。”
走进学堂,先生已端坐在讲台上。只见先生身着一袭藏青色的长袍,那长袍宽袍大袖,尽显儒雅之风,仿佛将千年的文化底蕴都凝聚其中。头戴方巾,方巾的两角微微飘动,更添几分飘逸之感,仿若仙人下凡,超凡脱俗。
先生面容清癯,颧骨微微凸出,脸颊略显消瘦,却无损其气质的高雅,反而更添了几分遗世独立的韵味。目光透着温和与睿智,仿佛能洞察学生们的内心世界,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子们求知的漫漫征途。
颌下一缕胡须,黑白相间,随着微微的动作轻轻晃动,显得愈发沉稳庄重,仿佛是岁月沉淀的智慧象征。
贾海生性活泼好动,甫一坐下,便如只不安分的小雀儿,屁股似是着了火一般,在凳子上扭来扭去。眼睛滴溜溜地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