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桥镇周府,周胜此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反倒是周德冷静的多。
巡检司衙门将周家“围困”在朱桥镇,到今天也就只有几天时间。几天时间对周家倒是还没造成什么厉害的影响。
真正要担心的,是巡检司衙门这个口子一开,之后想怎么对付周家就怎么对付周家。如果是这样,这才是周德需要头疼的。
“老爷,你怎么就一点不着急啊。”
周德没有说话,他在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走。这么多年,周德不是没有遇到过比这更凶险的处境,可是周德都挺下来了。
目前摆在周的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刘家认输,如果选择这条路,就意味着从今往后周家能随意被他们拿捏。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抗争到底。
可是抗争到底有风险,。目前光是一个巡检司衙门就让周家上下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还不知道刘家背后还有没有更厉害的角色。
想到这,周德看向周胜,“去县里的人回来了没有?”
周胜:“已经去了一两天时间了,应该回来了,我这就去看看。”
说着就往外走。不一会儿,周胜领着一个头戴小帽。身穿青布直身长衣,腿上缠着行膝的青年走了进来。
青年在屋外廊下站立,周胜进来禀报。
“老爷,阿福刚刚回来。”周胜转头又看向这名青年,“将这几天的事情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的讲给老爷知道。”
“是!”
依旧是站在廊下,阿福道:前日奉老爷的命令去县里,在镇子外面就有人巡检司的弓手们设卡,还好小的机灵,混过去了。可是,当小的赶到县城之时,却发现县城里也开始巡查了。”
说话声音不小,但毕竟周德也开始上了年纪,便道了一声上前回话。阿福这才跨过房门,来到雅室之内。
“你继续说吧!”
“是!”
这小厮便开始讲述自己在县城的一些遭遇。
长吉县城各个城门的外城门一侧由城防营接管,自从王二他们那件事之后,虽然没有再出现过擅自撕掉别人路引这样的事,但是搜检过程中,那些兵油子们还是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阿福是从小西门进入的,这里正是王二他们当时进的那个门,负责搜检此门的城防营负责人也正是那位段小旗。
阿福跟在人群中排队进城,前面却突然传来女子的尖叫声,这一下将周围人的目光全都吸引了过去。
看了一会儿阿福才明白,原来是这段小旗在搜检一个姑娘的时候,动手动脚,企图吃人家豆腐,姑娘害怕,这才叫了出来。
被叫破了丑事,这段小旗当即反咬一口,说这姑娘以及他的老父亲有可疑,要将人带走。不过经历了王二他们那事之后,这姓段的也不敢独断专行,只能将人移交给内城门的衙役们。
这仅仅只是这伙儿城防营的兵油子干过的其中一件,从周围百姓的口中,阿福看得出来,他们对这些城防营的士兵厌恶的很。
等到阿福走到检查点,得知阿福是从朱桥镇来的,那姓段的小旗二话不说就将他按下。在准备将人带走之时,还是县里的王捕头带人过来,将阿福给半路劫走了。
阿福认识王捕头,可是王捕头未必认识周府一个小小的家丁啊。当即阿福说明了来意,自己是周家的家丁,要求见知县大人。
可是王捕头的话,让阿福也呆了呆。王捕头说知县这几天并不在县城里,而是出去巡视去了,这马上就要春耕,这事还挺重要的。
阿福当时还以为不能将东西送出去了,没想到第二天县令回来了,他这才将东西送进去。
听完阿福的话,周德面无表情,只不过心里却有几分疑惑。
首先就是城防营为何突然开始在县城设卡,这事可是很少发生的。如今事情发生了,那说明城防营是在找什么人。
其次是到乡下巡视春耕这件事,往年都是由黎县丞去办,可今年怎么县令亲自下乡了呢?
最后,城防营与县衙衙役们应该是起了冲突,而从阿福的描述中能看出来,在这场冲突中,县衙的衙役们应该是占据了上风的。
不过,还有一点,周德感觉有些不对。如果县令真的是下乡巡视去了,这要走完整个县,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来的。可是县令怎么就这么巧,在阿福到县城的第二天就回来了呢?
莫非……
当即,猛的看向阿福。周德急声问道:“是谁告诉你县令回来了,是王捕头吗?”
“不是王捕头。当时小的是在县里的长风客栈被县衙的两个衙役找到的,他们说县令已经回来了,小的这才跟着他们去了县衙。”
“那你可有见到县令?”
“并未,他们将小的带到了县令的书房外,其中一人进去禀报,小的听里面却是人在说话。之后,小的就讲您写的信给另外一人,让他送进去了。”
突然,周德猛的拍大腿,“不好,出事了!”
周胜疑惑的看过来,“老爷,不是将信送到县令手里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