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有点长,一万多字)
杨修四人被带出去了。
宽大的会议室里,就只剩下杨平、吕布、吕姝和几名护卫。
杨平走到吕布面前,这位已经被刚刚那场极为烧脑的交锋惊得目瞪口呆,此时面色阴沉。
吕姝见杨平走向吕布,也跟了过来。她同样非常震惊,也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
反而在门口站着的4名亲卫,却能理解杨平刚刚说的话——因为这些亲卫都是太平民团的团员,杨平给他们上过政治课,他们知道阶级斗争的本质:
刚刚杨修四人给杨平拿了份族谱,很明显,就是要让杨平改变自己的阶级立场。
只要杨平认下,即便是这些世家仍会按照杨平的要求,老老实实出九州开拓,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打不过,在杨平的刀锋之下,他们可以选择暂时屈服;只要杨平认同和他们是一个阶级,都是世家大族,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些外出开拓的人就会一个个地再返回九州。
他们知道,在短时间内,杨平无法将这些刚刚翻身当家做主的农民改造出来。
他们这些原本的大地主、大资本家,就会利用他们留下的优势卷土重来,腐蚀掉这个新政权。
到时候,所谓的改天换地,不过是朝代更替而已。
(这多么像啊!多么像啊!)
好在,杨平足够清醒。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给了他信心,也给了他底气。
最重要的是,以目前的势头来看,他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平定乱世,完成他来到三国时代的任务。
没了紧迫感,杨平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为他来到的这个时代的最底层百姓谋取福祉。
吕布见到杨平过来,有些颓废地说道:“长生……
他们怎能如此无耻!
所谓的世家重血脉,可是他们现在连自己的老祖宗都能编排……”
吕布真说不下去了,因为他那个满是打打杀杀、没有政治智慧的脑子,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
杨平语气真诚地说道:“外舅,颍君,建立一个新的国度,靠的从来不是军事力量,而是政治智慧。
仅凭武力,恃强凌弱,永远不得长久!
就如400年前的楚霸王项羽。在军事上,他只在垓下败了一次。
无论是汉高祖刘邦的56万联军,还是秦军章邯的30万大军,项羽都能以劣势兵力将其击败。
但那又有什么用呢?一个毫无政治远见的猛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治理打下的土地,不知道给治下民众安置民生,也不知道如何联合他人。
所谓政治,无非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项羽根本不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连最朴素的道理都不懂,所以他败了,只败一次,就足以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杨平这个类比,吕布、吕姝是理解了。
进而,吕布又有些不解地问道:“长生,正如你所说,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可是河北的世家已经向你服软,你又为何不接受?
这不是跟当年的楚霸王项羽一样,把那些天下诸侯推到刘邦那里去了吗?”
杨平看了看二人,对着门口的亲卫说道:“陈栋,你来回答上将军的问题。”
这名叫陈栋的护卫小队长上前两步,朗声回答道:“上将军,夫人。
都督教导我们:凡事要看事情的本质。
现在的本质就是,我太平民团、护民军的朋友,就是和我们一样的底层劳苦大众。
我们的朋友,占到了全天下人口的九成五以上,这才是最广大的力量,是需要我们团结的朋友。
而那些地主豪强、世家大族,他们之所以能作威作福,无非是用所谓的皇道规则,控制着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他们的吃穿用度、护卫,全部都是由我们这些底层人民创造的。
我们太平民团要团结的朋友,从来不是那些世家大族、地主豪强,而是被他们视为贱畜的底层百姓!”
陈栋说完,对着杨平三人敬了一礼,便退了回去。
“外舅、颍君,你们明白了吧?”
吕姝和吕布从来没想过,就政治智慧而言,他们连杨平身边的亲卫都不如,此时都有些羞愧。
杨平坐到吕布旁边——刚刚王氏的位置,语重心长地说道:“外舅、颍君,我们三人,是此时世上最亲的三个人了。
颍君是我妻子,您是我外舅,你们是我的亲人、家人。
这天下,正如刚刚杨修等人所言,即便是他们集结了60万大军,又能如何?他们自己都知道打不过我们。
天下唾手可得,但如何让天下长治久安,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稍后,我们会召开一场高级别的会议,安排即将成立的新政权。
作为我我的亲人,希望外舅一定要支持我。”
此时,吕布被杨平这番话感动得只想为杨平掏心掏肺,立马起身说道:
“长生,你放心,某虽只懂得打打杀杀,但某一定会是长生手中最锋利的刀。谁敢反对长生,某就砍了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