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这场作战会议持续了4个多小时。
在贾诩、诸葛亮等人的群策群力下,杨平他们针对60万河北兵马,制定了一个完美的一战全歼的作战计划。
这其中涉及兵力调配、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
尤其是后勤保障,不仅要备好在黄河北岸与敌军决战的物资,更要准备好黄河决战后直接北上收复漠南草原所需的物资。
这就需要与在场的各行政部门沟通,进行战略动员。
会议结束时,作为降将身份旁听的孙策、周瑜,彻底见识了太平民团这台战争机器的启动。
特别是会议最后,各部门协调后得出:最起码可出动100万支前民众,在黄河决战后,越过黄河向长城一线输送补给物资的结论。
让这二位震惊得没了任何脾气。
且不说杨平准备的秘密武器“天罚手段”,仅凭太平民团动员能力,就已超出他们的想象。
这场会议让孙策、周瑜二人彻底收起了别样心思,决定全力效忠杨平,以求在这惊世一战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下午5点多,7月底的太阳已失去毒辣,气温变得适宜。
会议结束后,杨平带着参会众人来到斜对面的兴州大学,这里正有一场实验性质的表演。
杨平赶到时,兴州大学的诸葛玄、蔡文姬两位教授,已接到通知在门口等候。
历史上的诸葛玄本应今年患病、明年春季去世,但在杨平这里待了几个月后,他的身体却极为健康。
诸葛玄负责整理太平民团治下收缴的各种竹简、典籍,这份工作对他而言堪称心头好。
而刚到此处10多天的蔡文姬,也没了在河东刚被解救时的憔悴,多了一丝从容。
众人互相见礼后,来到主体教学楼前的广场,也可称为操场。
兴州大学设计规模不大,计划学生不超过300人,教职工最多三五十人,这个小操场倒也绰绰有余。
此时,操场内集结着几十名从各地选出的优秀学生,十余名教职工,以及杨平邀请来的农民代表、工人代表和信阳附近的军中代表——
军中代表人数最多,大多是数场战斗的战斗英雄。
总计千余人,他们都坐着小马扎,看着教学楼前搭起的戏台。
第一场戏名为《白毛女》,由杨平担任编辑,礼部侍郎王曲做导演,蔡文姬在后期台词上给出了指导。
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白毛女式的遭遇比比皆是,这场戏的东汉时期原型,正坐在台下一同观看。
故事讲的是颍川郡许县的豪强之家主黄习(字世仁),通过巧取豪夺发家。
其佃户白阳因还不起租子,在新年时,女儿白喜儿被拉去抵债做了奴仆,后被黄世仁看上收为小妾。
(据闲得蛋疼的专家考证,中国古代做妾的女子成活率不到二成!)
没过两年,白喜儿就裹着一张破席扔进了乱葬岗,好在她命大活了下来,与山中野兽为伍,野兽却未伤她分毫……
6月份,护民军解放颍川郡,通过当地民众叙述,进入山中,将百姓口中的“白毛鬼”救了出来。
故事最后,白喜儿经护民军救治活了下来,重组家庭,分得了土地。
戏曲结尾,丰收时的白喜儿抱着一捆自家的谷子,唱着“18年鬼域尽除去,翻天覆地是人间”。
这场戏剧,短短40分钟的表演,叙事极为尖锐!让在杨平治下生活了几个月的人们回忆起自身遭遇。
尤其是黄世仁冷酷、奸诈的表演,让平民出身的观众,特别是几百名军中战斗英雄恨得咬牙切齿。
大概是想到了自己的经历,表演过程中,坐在中间的一名战斗英雄红着眼就要往戏台上冲,喊着“黄世仁,我杀了你!”,
好在被戏台前的警卫拦住,一番安慰后才平复心情继续看戏。
第一场戏落幕,杨平对着前排就座、情绪稳定的白喜儿一家行礼道:“将白娘子的故事公布于众,不是为了歌颂苦难。
而是要告诉天下和白娘子同样遭遇的人们——苦难已经过去,好日子已经来临。
正如本都督编这出戏剧时征求你们意见所说: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世家、豪族对我等普通百姓的剥削压迫,揭露他们贪婪、无耻、狠毒的嘴脸!”
第二场戏叫《蔡文姬》,当初在河东大营时,杨平曾询问蔡文姬是否可将其遭遇编作戏曲用于宣传。
蔡文姬当时察觉:杨平是想借此打击汉室朝廷威望,只说考虑考虑。
到了杨平治下,见识了新天地的蔡文姬,主动向礼部侍郎王曲表示,可以将自己的故事编作戏曲广为传唱。
这出戏时长约半小时,从董卓迁都长安、蔡邕病死牢中、蔡文姬孤苦无依、兵乱时书简被烧、最终在长安附近被匈奴人掳走等情节多是一笔带过,但这个时代的人们能想象出她的遭遇。
戏中着重描述的是蔡文姬向汉献帝刘协使者求救,却被冷酷算计的皇帝使者残忍拒绝的场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