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深知此次访问需要智囊支持,便邀好友吴用同行。
吴用身为东溪村私塾先生,精通文武之道,二人交情深厚,常为其出谋划策。
得知消息后,吴用毫不犹豫应允。
朱贵领着晁盖、吴用以及满载货物的七艘船只抵达金沙滩。
不久,梁山大寨映入眼帘。
晁盖和吴用初见此地,只见巍峨的第一关内外有喽啰巡逻,两面杏黄大旗下方分别书写“替天行道”与“除暴安良”。
“此乃‘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实乃江湖豪杰所为。”晁盖见状,不禁脱口而出一句赞语。
“这位梁山首领,果然非同寻常。”吴用微微沉吟,似有深意。
二人正交谈间,忽见两队喽啰自关卡奔出,分列路旁,紧接着徐悟锋、史文恭等山寨头领鱼贯而出。
“晁天王驾临,令我山寨倍感荣幸。”徐悟锋望着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大汉,拱手而笑。
“徐寨主过誉,今日贸然来访,望海涵。”晁盖亦谦逊回应。
寒暄过后,众人逐一见过,阮氏三雄与吴用久别重逢,相谈甚欢。
随后,徐悟锋引晁盖、吴用走向聚义厅。
途中,徐悟锋介绍山寨风貌,令二人连连称叹。
更让二人惊讶的是,山寨喽啰个个精神抖擞,步伐整齐,褐衫映衬下,气势非凡。
晁盖自家庄内虽有数十名壮勇,相较之下,仍觉不及梁山。
况且梁山兵众达千余人,在整个大宋武林中,堪称顶尖势力。
吴用深知兵法,目睹梁山队伍严整,心中暗惊,口中却不露声色:“梁山将士果然精悍,难怪能胜官军。”
“这怎能算精锐?不过十余日操练,初具雏形,离真正精锐尚远。”徐悟锋轻笑,目光扫向吴用。
此人初到梁山时,为站稳脚跟,便施展手段,挑拨林冲火并王伦,助晁盖登顶。
这般手腕,确非常人可及。
晁盖与吴用听后,不知徐悟锋是谦逊还是自夸,但眼中皆显震撼。
话说间,众人抵达聚义厅,依次落座。
晁盖拱手向徐悟锋致意:“徐寨主,今日贸然来访,特意备下两份薄礼,一份来自本人,另一份则是郓城县宋江所托。
希望能得到贵寨宽容,放过东溪村与宋家村。”
徐悟锋微笑回应:“晁天王过虑了。
我梁山行事以‘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为宗旨,所对付的皆为不法之徒。
听闻晁天王乐善好施,徐某早已仰慕,断不会侵犯东溪村。”
晁盖闻言宽心,忙致谢:“徐寨主仁德,晁某深感感激。”
“天王无需多礼。”徐悟锋挥袖轻笑。
晁盖心中释然,笑道:“刚才在金沙滩,看到‘替天行道,除暴安良’这八个字,真是满心欢喜,徐寨主果然乃绿林英豪!”
徐悟锋叹息一声:“当今圣上昏庸,奸佞当权,我们这些良善之人生活艰难。
我上梁山只为求安身之地,写下这八个字,只是表明本心,也是提醒自己,切勿欺凌百姓。”
晁盖对此深表赞同,连连称赞。
据原书记载,他上山后严禁滥杀无辜,并强调:“我等占据此山,不得伤及无辜。”这般行为,在水浒世界中已属仁义之举。
众人接着闲聊,转眼已近正午,徐悟锋安排宴席,邀阮氏三雄作陪,款待晁盖、吴用等人。
当下山寨初建,宴席上的菜肴多为水泊出产的鱼虾,另备了些熟牛羊肉及蔬果酒水。
“山寨初创,仅有简朴膳食,请天王、先生莫要见怪。”徐悟锋笑容可掬地邀请二人入席。
“寨主太过谦虚。”晁盖、吴用齐声说道。
宴席至半,徐悟锋示意心腹端上一大斗,内盛着洁白的精盐。
晁盖疑惑之际,只见徐悟锋开口道:“恰逢天王今日驾临,徐某有一桩买卖想与天王商议。”
晁盖问:“寨主莫不是要谈私盐之事?”
“不错!”
徐悟锋指着那斗雪花精盐说道:“听闻天王经营的私盐生意极是兴隆,不知天王觉得此盐如何?”
晁盖拿起一小撮精盐放入口中品尝,只觉咸味适中,毫无杂味,品质上乘,外观精致,无疑是顶级好盐。
晁盖急忙询问:“这精盐堪称上品,与西羌青盐、上等池盐相比也不逊色,不知寨主是从何处得来?”
……
徐悟锋大笑回应:“此事说来有趣,我偶然间发现了一种妙法。
只需一斤粗盐,便能提炼出五六两精盐,且成本低廉。”
晁盖与吴用听后皆感震撼。
宋徽宗年间,京东一带粗盐价格至少二十文,高时可达四五十文,而上等精盐每斤百文以上,寻常百姓难以负担。
即便他们从事私盐交易,粗盐成本仅十余文,利润丰厚,即使混入杂质,也远不及官盐苛刻暴利。
若真如徐悟锋所言,一斤粗盐可提取五六两精盐,且成本低廉,无疑蕴含巨大商机。
晁盖稍作镇定,问道:“敢问徐寨主欲如何合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