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说话者解释:“诸位有所不知,传闻关胜乃义勇武安王关羽之后,看他容貌,岂非与传说中的关羽极为相似?”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如此,原来沾了祖辈余泽,果然命途不凡。”
有人仍不服气:“即便真是关家后裔,那也是千年前的事了,至今未闻关家有何杰出之人,实在令人气愤。”
另一人叹道:“话虽如此,如今官府已尊奉关羽为神明,关胜既为关氏族人,自当另眼相待。”
有谨慎之士担忧:“如今看来,关胜并无实战经验,就连项元镇都败下阵来,此番征讨梁山,恐怕不会顺利。”
先前那人附和:“我只盼能安然归乡,至于建功立业,实不敢奢望。
若能保命而返,便是万幸。”
“昨日之事想必诸位也有所耳闻,梁山贼众不过千余,却将三千先锋军击溃,可见其凶猛异常。”
随即有人接话:“梁山泊闹出这般动静,早有耳闻。
昨日梁山首领现身,其中那黑脸大汉正是黑旋风李逵,此人虽武艺 ** ,却胆色过人,冲锋陷阵无所畏惧。
其后的梁山喽啰,更是个个剽悍无比。”
河北某处,一名将士听闻消息,不禁皱眉道:“梁山不过一群草寇,即便再厉害,又怎能抵挡我军一万五千精锐?”
旁边有人附和:“若是我军将领调度得当,自能剿灭这帮匪徒。
只可惜关胜未必真有其才。”
山东来的将领冷哼一声,未再多言。
另一人接话:“关胜身为武安王后代,家学深厚,岂会平庸?朝廷派遣他领军,必有深意。”
又有低声抱怨:“关羽当年名震天下,连曹操都敬而远之,关胜若真继承其三成功力,又怎会让咱们空等一夜?”
宣赞听见此话,怒不可遏,欲闯入质问。
关胜急忙拉住他,示意安静。
离开人群后,宣赞愤愤道:“兄长为何阻止?这些人肆意诋毁主将,理应受罚!”
关胜摇首劝道:“罢了!此事若闹大,对我们不利。
我们初来乍到,毫无威信,他们抱怨也是人之常情。”
“好了,各自休息,大军一个时辰后出发。”
次日清晨,大军启程。
昨夜郝思文的遭遇让宣赞格外谨慎,命探子四处侦查。
不久,探子急报:“前方发现梁山贼众!”
“全军备战!”宣赞迅速下令布阵。
不多时,远处尘土漫天,一支队伍渐行渐近,约莫两千余人。
领头者乃徐悟锋,左右两员女将分别是陈丽卿与方百花,个个娇美动人。
跟随而来的还有山士奇、卞祥、方七佛、庞万春等人。
徐悟锋深知不可故伎重演,见宣赞已列阵完毕,亦勒马停驻,整顿队伍。
两军对峙,宣赞策马上前,怒吼道:“梁山匪徒,只会耍阴谋诡计,可有人敢与我一战?”
徐悟锋在马上遥望,只见那领军的大将面色黝黑,鼻孔朝天,头发卷曲,胡须赤红,身材魁梧,显然此人便是宣赞。
他随即问道:“谁愿出阵迎敌?”
“末将愿打头阵!”庞万春挺身而出,直奔阵前,朝着宣赞大喝:“你这 ** 之徒,鬼门关逃出的恶灵,怎不在家中安分守己,竟敢在此大放厥词!可曾听过江南庞万春之名?”
“狂妄匹夫!”宣赞闻言怒不可遏,挥刀直取庞万春。
他本就武艺出众,此刻更是愤然出击,刀光疾如闪电,连连向庞万春劈砍。
庞万春迅速举枪格挡,却不料宣赞攻势凶猛,片刻间便陷入被动,仅能勉强招架。
好在庞万春能在江南扬名,并非仅凭箭术,其枪法亦相当了得,这才暂保无虞。
激战十余合后,庞万春自知难敌,奋力推开宣赞,拨转马头飞速撤退。
“匪寇,休走!”宣赞见庞万春欲逃,毫不迟疑,拍马紧追不舍。
庞万春听见背后追击声,将长枪挂于鞍旁,取弓搭箭,侧坐马背,身形一闪,回手一箭直指宣赞咽喉。
宣赞因连珠箭击败番将而受赏识,对此弓弦之声极为熟悉。
庞万春刚一拉弓,宣赞即辨出动静,见箭矢袭来,立刻横刀相迎。
叮!
一声清脆声响传来,此箭正中刀面,火星四溅,随后坠落在地。
宣赞感觉钢刀震动,掌心微麻,不禁大吃一惊,未曾想庞万春竟有如此强劲的弓力。
庞万春见第一箭未中,再次抽出一支箭,瞄准宣赞胸膛射去。
宣赞眼见箭势迅猛如流星,急忙伏身躲避。
目睹庞万春箭法精湛,宣赞不敢再追,心中虽满是怨气,却因对方抢先占据优势,根本来不及取弓反击,只能调转马头奔回本阵。
庞万春见宣赞不再追击,仰天长笑,随即调转马头,反身追逐宣赞。
他抽出第三支箭,瞄准宣赞后背护心镜射去。
铮然一声,箭矢击中护心镜,火星四溅。
身为绿林出身的庞万春,虽在两军对峙之中,却不愿趁人之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