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
宣赞的军旗被徐悟锋一箭击断,半截旗杆携带着旗帜重重摔在地上。
军旗倾倒,本就溃逃的官军顿时士气尽失。
人人恨不得多生两条腿,逃命速度更快。
“大局已定!”
宣赞叹息一声,昨日郝思文战败,今日却轮到了自己。
眼看全军溃散,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挽回局势,战意也随之消散,调转马头逃离战场。
宣赞这一举动让少数坚守的士兵没了方向,也随他一同撤退。
“全军听令,随我追击!”
徐悟锋心情舒畅,挥手示意,梁山兵马迅速向前冲杀,将这股官军打得狼狈不堪。
关胜赶到时,见到宣赞惨败归来,也不禁惊讶。
梁山兵马已经撤离,追赶不及,且担心有埋伏,只得集合溃散的残兵。
见到关胜,宣赞满面羞愧,上前请罪道:“兄长,愚弟未能完成任务,致使敌军得逞,使我军再遭挫败。”
关胜心中疑惑,为何宣赞如此迅速地败北?前军斥候得知梁山消息后,立刻快马回报中军。
直到敌军到来,仅仅片刻间,宣赞便惨败而归,具体伤亡人数难以统计,若不明了详情,恐会再度失利。
关胜立刻起身扶起宣赞,急切询问:"贤弟,梁山匪众来了多少人?"
宣赞苦笑着回答:"匪众约两千,但为首几人极为棘手,其中就有梁山之首徐悟锋。”
"还有一位与我对射之人名为庞万春,箭法与我不相上下。
我一心求胜,却被他抓住破绽,一箭击中我的头盔饰带。”
听闻此言,关胜大为震惊,道:"徐悟锋竟在此前那支队伍中!"
宣赞点头确认:"徐悟锋确实厉害,他使用的是铁胎弓,箭矢全由纯铁锻造,第一箭就射杀数人,即便有盾牌防护亦无法阻挡。”
"此人实力非凡,连续发射十余箭,击毙数十人,士兵随即溃散,我虽斩杀几名逃兵,却无法阻止,最终落败。”
关胜深知宣赞箭术高超,却未曾想到有人能超越他,尤其是徐悟锋的弓箭技艺更是令人震撼。
关胜不禁感叹:"普通武将怎能拉开铁胎弓?徐悟锋以铁胎弓施展连珠箭,可见其箭术超群,臂力更是远胜常人。”
郝思文接口道:"徐悟锋在梁山声名显赫,谁料武艺如此出众,江湖上竟无半点传闻。”
关胜分析道:"如今他是匪首,只需坐镇指挥即可,冲锋陷阵自有下属完成,何必亲自动手。”
宣赞和郝思文皆点头称是。
见宣赞满脸愧疚,关胜宽慰道:"兄弟不必沮丧,一时失利并无大碍,日后定能扳回颜面。”
宣赞苦笑一声,未再多言。
不久,溃散的士兵重新集结,统计下来,损失了六七百兵力,相较昨日的损失,此次算是轻微。
然而连续两日的失败,对整体士气造成不小冲击。
军队再次启程,这次关胜不再区分前后军,而是全军齐进,以防梁山匪众再度偷袭。
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日近正午时分,忽有一探子疾驰而至,高声禀报:“启禀将军,梁山贼寇再度来袭。”
关胜听罢,勃然大怒,“这些乱贼竟敢屡次挑衅,实在可恨!”随即下令整军备战,誓要与敌军决一死战。
此番领军者换成了林冲,吕方、郭盛任副将,石宝与方杰亦随军出征,共两千精锐部队,阵容堪称强大。
两军对峙之际,关胜凝视对方旗帜,确认来者为林冲,遂策马出阵,厉声质问:“林冲,你本是朝廷栋梁,为何反叛朝廷,行此大逆之事?”
林冲亦至阵前,神色严肃地回应:“只因朝廷昏庸,奸佞当道,横征暴敛,残害百姓。
我林冲虽欲报效国家,却遭高俅陷害,无奈之下投奔梁山。
今我等替天行道,锄强扶弱,既为民伸张正义,也算未负所学。”
“关将军出身将门世家,理应明辨是非,何不弃暗投明,共赴梁山?何必继续为奸邪效力?”
关胜听后震怒,喝道:“尔等不过是匪徒,有何资格谈天命?朝廷大军在此,岂容抗拒!若不束手就擒,定让你尸骨无存!”
关胜言语嚣张,惹得梁山群雄愤慨。
石宝主动请缨,愿上前一战,林冲点头赞许:“石兄弟,关胜武艺高强,切勿轻敌。”
石宝毫不迟疑,纵马至阵前,手指关胜喝道:“汝这等 ** 之徒,也配称英雄?先报上名号,免得死后无名!”
关胜闻言心中怒火更甚,手持青龙偃月刀跃马而出,胯下坐骑通体赤红,形貌非凡,宛若烈焰腾空。
关胜披甲持械,气势汹汹,直指石宝,怒斥道:“大胆狂徒,速速报上姓名,莫要枉送性命!”
石宝见关胜气宇轩昂,心中虽为对手,却也不禁暗自赞叹。
他朗声说道:“阁下且听清,我名石宝,人称南离太保。”
关胜闻言,抚须而笑,双目如炬,豪气干云:“阁下莫非就是那无畏之士?今日不妨一试高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