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济州知州为何放弃巴结蔡京的机会,反让他捡了这个大便宜。
只要攀附上蔡京,日后仕途定会顺畅许多。
黄文炳极力抑制内心的喜悦,刻意表现得镇定,说道:“戴院长果然不负神行太保之名,短短十余日往返东京一趟。
不知蔡太师身体如何?”
戴宗答道:“我到蔡相府时,只是一名门卫接待,并未见到蔡太师。”
黄文炳一心想要探清蔡京的态度,追问道:“那你何时收到回信?”
自从做了知州,黄文炳变得傲慢自负,对同僚不以为意,更别说像戴宗这样的小官。
若非戴宗行事迅捷,恐怕连黄文炳的书房都进不去。
戴宗原以为交差后便无事,却没料到黄文炳会如此认真地与他交谈。
稍作思量,戴宗才说道:“抵达东京递交书信已是黄昏,门卫接过信件后,叫我次日再去听回音。”
“我在城中随便找了家客栈住了一晚,次日清晨就赶到蔡相府等候,直到午 ** 卫才拿出回信。
我拿到回信后,不敢耽误,立刻赶回来。”
黄文炳未获更多情报,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戴宗身为两院节级,常为州内官员跑腿,每次总能得到些许赏钱。
然而,黄文炳升任知州后,却变得吝啬起来。
不过,戴宗如今只求救出宋公明,其他事情倒也不甚关心。
离开衙门后,戴宗径直前往死牢探望宋江。
死牢之中,宋江独占一间囚室,但气味难闻,角落堆满了 ** ,散发着刺鼻的臭味,令人作呕。
周围的囚犯纷纷避开宋江所在的牢房。
赫赫有名的及时雨宋江,此刻神情沮丧,衣物肮脏,回想当时情景,不禁感到羞愧愤怒。
当初黄文炳发现他在浔阳楼上题写的反诗,派手下捉拿他时,戴宗建议他假装疯癫,将 ** 泼洒在身上,以此蒙骗。
宋江一时慌乱,别无他法,只能听从戴宗的建议,以为能蒙混过关。
黄文炳阴险狡猾,心思缜密。
当他将宋江押至堂前,见其举止失常,竟故意令其进食 ** ,欲试探是真疯还是假疯。
不吃便是伪装,吃了或许还能蒙混过关。
为求生存,宋江只得强忍厌恶,将 ** 吞下。
647 黄文炳早有预料,能作那般诗句之人绝非疯癫之辈。
他又从狱卒处得知更多细节,更加确定宋江是在伪装疯癫,不过是戏耍于他。
待宋江吃完后,黄文炳下令杖责。
宋江挨打不过,只好认罪,声称是酒醉误写反诗,恳请黄文炳宽恕。
黄文炳见其服软,将其关入死囚牢,最后还吩咐手下,既然宋江喜好污秽之事,就任由他自己处理排泄问题,以防逃脱。
狱中马桶设在外间,犯人需向狱卒请求开门,方能外出解决生理需求。
此举给了狱卒勒索的机会,若平时未予贿赂,关键时刻他们总会找借口拖延,待犯人无需外出时才归位。
幸好戴宗临行前暗中嘱咐两名小狱卒每日送些饮食给宋江,否则他可能真的要靠 ** 维持生命了。
自此,“孝义黑三郎”的美名尽毁,狱中人人称他为“屎壳郎”,讥讽他整日与 ** 为伴。
好汉不吃眼前亏,宋江虽心有不甘,也只能暂时忍受这屈辱。
正如那诗句所言,日后若有机会 ** 雪恨,定会让嘲笑自己的人付出代价。
若宋江得知此事早已成为江州衙门差役间的笑谈,不知他还是否能鼓起勇气继续生活。
戴宗进入牢房,立刻嗅到一股刺鼻恶臭,胃部顿时翻涌,几乎呕吐。
但他强忍不适,走向宋江牢前,低声呼唤:“公明哥哥。”
宋江坐在那里发呆,听见戴宗的声音,立刻振作起来,顾不上地上的污秽,快步跑到戴宗面前问道:“晁盖兄长何时带人来救我?”
宋江刚开口,戴宗就闻到了一股异味,差点呕吐,忙假装观察四周,侧身避开这股难闻的气息。
戴宗答道:“兄长莫忧,晁天王已经前往梁山,找萧让、金大坚伪造了一封蔡京的回信,让黄文炳押解你进京。
出了城后,晁天王自会带人救你。”
宋江对萧让、金大坚有所耳闻,听罢欢喜地说:“这样便好!我就知道晁盖兄长绝不会见死不救。”
“戴宗兄弟,待我脱困后,你便随我去济州吧。”
“此事只能做一次。
我若遭劫,黄文炳那奸贼怕是会写信向蔡京告状,再伪造书信便不妥了。”
“你留在此处,恐会被那奸贼加害。”
戴宗听后点头:“事已至此,我也只好陪你去济州了。
况且我无家室牵绊。”
“这几日,我托的两个小 ** ,有按时给你送饭吗?”
宋江点头回应:“嗯,他们都记得嘱咐。
不知晁盖兄长的队伍会在何处动手?”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个公差的声音:“戴院长,知州大人召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