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弘却劝道:“此时不宜轻举妄动,若让黄文炳察觉,必定调集兵马围堵,我们难以脱身,不如先行撤离。”
晁盖起初也想助宋江 ** ,但听穆弘如此说,意识到此举风险极大,便附和道:“公明兄弟,此仇暂且放下,眼下保命要紧,我们速离此处。”
宋江因曾遭黄文炳 ** ,此刻听闻可能有追兵,心中惧怕,立刻打消了复仇念头。
于是,晁盖与花荣护送宋江和戴宗,在侯健引领下,直奔城门方向而去。
地牢与官府仅隔数步,晁盖等人刚离开,就被人发现。
黄文炳在后堂与城中富商议事时,忽然有公差来报:“大人,有人劫狱,正逃向城外。”
黄文炳大惊,下令立即派人堵截,同时追问:“他们劫的是谁?”
公差答道:“像是宋江和戴宗。”
黄文炳面色骤变,断言这是梁山贼寇所为,断定城内必有内应。
他随即命令团练使率军追击,承诺擒获首脑者重赏千贯。
稍作思索,他又叮嘱手下不得擅离职守,以防刺客。
黄文炳让公差传达命令后仍不安心,干脆换上便服,悄然避入后院。
无官兵阻拦,晁盖等人迅速接近城门。
“快关门!”
城楼上的守军见街道混乱,一伙人正朝城门逼近,急忙喊下方守军关闭城门。
“杀!”
鲁智深与薛永埋伏在城门处,假装乘凉等待已久。
见官兵准备闭门,立刻行动,带领庄客挥舞兵器冲向城门。
城墙上原本乱作一团的官军,本欲拦截晁盖等人,但听见城外一声暴喝,又急忙涌向城外墙头观望。
远处一伙手持刀枪的人快速逼近,守城士兵连忙拉弓射箭,箭矢纷纷射向城下。
稀疏的箭雨难以阻挡鲁智深一行人,他们拨开箭矢,迈着大步直逼城门。
正打算关门的士兵见到鲁智深等人如凶神恶煞般逼近,顿时惊恐万分,连关门都顾不上,四散奔逃。
鲁智深等人顺利控制城门,晁盖等人随后赶到,附近百姓早已因战乱避开,为他们的撤离提供了便利。
众人逃离城池,行不过五里,便见尘土漫天扬起。
晁盖明白这是城中官兵追击而来,遂对吴用说道:“若一同逃走,恐被追兵围剿,反倒不利。”
“吴先生,你带公明、戴宗先行,我们在此抵挡一阵,待他们退却再追上你们。”
宋江听见远处马蹄声渐近,想到自身处境,决定放弃虚名,保全性命。
宋江拱手道:“宋江武艺平庸,留在这里只会成为累赘,我先行一步,诸位多保重。”
话音未落,他便匆匆与吴用离开。
昔日意气风发的宋江如今仓皇而逃,让花荣不禁摇头叹息。
鲁智深也愤愤言道:“这一回真是冤枉至极,若非挂念花荣兄弟安危,我定不会折返。”
晁盖面露尴尬,左右环视,见左侧有片树林,便提议:“大家暂且躲入林中。”
众人刚进入树林,不久便见官道上有追兵赶来,领头者骑着黄骠马,频频回头呼喊。
看着手下追出数里便疲惫不堪的士兵,王团练怒不可遏,暗暗发誓回营后要严加训练这些懒散之徒。
王团练接到知州指令后,立刻调集兵力,然而仅过片刻,两千厢兵竟只召集到五百余人。
江州久享太平,王团练初至,发现驻军训练稀疏,心中甚是不满。
听闻贼众不过数十人,他便果断领军五百直抵城门,岂料抵达时,贼人早已斩杀守军,破城而去。
千贯悬赏捉获十人,便可获万贯重赏,王团练对此颇为心动,加之认为敌众寡弱,遂率军紧追不舍。
“速行!擒得匪首者重赏,落后者扣饷一月!”王团练催促着士卒,唯恐赏金旁落。
花荣见官兵追至,冷笑一声:“竟敢追来,看我如何让他们见识厉害。”
话音未落,花荣搭箭疾射,正中王团练喉间,后者不及呼救便坠马身亡。
“真乃神射手也!”晁盖赞叹之余,挥舞兵器直冲而上。
鲁智深与穆弘担心晁盖安危,紧随其后。
江州将士疾驰之际,林中骤然一箭射出,正中王团练,使其堕马,同时林内喊杀声起,队伍瞬间大乱。
一名指挥使惊呼:“定是梁山贼寇潜伏林中,人数不多……”
话未说完,第二箭飞来,贯穿其口,穿透脑后方停,指挥使喷血倒地,尚未起身,便即气绝。
林中连珠箭矢齐发,每箭皆命中咽喉,无人能活。
官军见状,无不胆寒,纷纷撤退。
混乱中,晁盖率部出击,虽仅二三十人,却个个骁勇,鲁智深等人更是势不可挡,甫一交锋,便击溃数十敌军。
官军早已被吓破了胆,眼见对方个个气势汹汹,顿时士气尽失,纷纷掉头逃入城中。
区区数百朝廷兵卒,竟被二三十人击溃,这消息传开让人忍俊不禁。
晁盖、鲁智深等人见官军被击退,也未追赶,而是朝浔阳江方向行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