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江岸时,只见吴用带着三名庄客撑船等待,唯独不见宋江与戴宗踪影。
晁盖急步上前询问:"先生,公明兄何在?"
吴用答道:"来到此处后,公明兄担忧大家返回时赶不及过河,便嘱咐我先行送他二人过去。”
晁盖略一思索,释然道:"公明兄平安就好。”
性格直率的鲁智深却直言:"宋公明八成是怕咱们吃了败仗,官兵追来将我们一网打尽,所以才匆忙渡江了吧。”
花荣同样疑惑于宋江态度的骤变,却不知该如何替他解释。
其实宋江深知自己为求生计,连尊严都已丢尽,即便想挽回也难如登天。
如今何必再为那早已破碎的虚名冒险,还是谨慎为上,于是抢先一步渡江。
穆弘、薛永等人听罢皆露出轻蔑之色。
晁盖虽觉宋江有避战嫌疑,但仍宽慰道:"公明兄所言有理,我们人数众多,需多次往返才能全部渡过,他提前过去也是节省时间。”
"罢了,先渡江再说,出了江州地界便可公开行踪。”
众人登船渡江,到达对岸时,只见宋江与戴宗已在岸边等候。
宋江神情坦然,逐一问候众人,唯独晁盖、花荣、吴用三人稍显亲近,其余人均冷若冰霜。
宋江厚颜 ** 惯了,对此视而不见,依旧维持着及时雨的风范。
即便已渡过大江,远离江州地界,众人仍不敢懈怠,迅速离开揭阳镇,一路向北疾行。
不久后,众人行至揭阳岭,此处远离江州,总算得以稍作休整。
这时,山下走来约三十人,皆携刀带剑,让众人顿时紧张起来。
忽闻其中一人喊道:“前面可是鲁智深兄?”鲁智深略一迟疑,随即喜道:“可是崔猛弟?”
崔猛率众疾步上前,见鲁智深等人在,即刻笑道:“寨主忧心各位安危,特遣我从江州赶来。”鲁智深朗声大笑:“有劳寨主挂念,我等已救出宋公明。”
崔猛点头看向宋江:“既如此,咱们速行,以免官差追来。”晁盖感慨:“徐寨主如此仗义,令我汗颜。”崔猛谦和一笑:“晁天王过誉了。”
众人稍作交谈后继续前行,抵达揭阳岭时,因宋江与戴宗受伤,遂寻一地暂歇。
宋江借此机会,于溪边洗净污渍,换上晁盖赠衣,面貌焕然一新。
宋江思虑未来,归济州后恐难回宋家庄,唯落草一条路可走。
梁山实力雄厚,若能加入,日后或许可通过招安另谋生路。
只是如今自己名声受损,不知徐悟锋是否接纳。
宋江遂问晁盖:“兄长回去后有何打算?”晁盖沉思道:“先观望局势,公明兄弟无法回宋家庄,不妨暂居我处。”戴宗提醒:“晁保正需谨慎,黄文炳对我用刑,逼供信之事定会告知济州,若济州知州得知您不在,必派人缉捕。”晁盖淡然回应:“此事已有应对,你安心养伤即可。”
晁盖听后,见戴宗这般狼狈模样,一路只能让人背着走,显是受了不少苦楚,也不好再去苛责他。
吴用一心想要投靠梁山,做出一番作为,听了这话立刻说道:“兄长须尽早拿定主意,若让官府追捕,到时想逃也难了。”
晁盖对吴用极为信任,见他如此说,心中已有决断,随即对鲁智深道:“鲁大师,我恐怕不能再做个安分百姓,打算上山入伙梁山泊,不知大师意下如何?”
鲁智深当即一笑:“晁天王愿加入,我等怎会不愿?寨主常说天王仗义,是值得深交的朋友,又与我们交往甚密,我也正想邀请天王入伙!”
晁盖闻言大喜,接着说道:“我的好友吴用,号称智多星,才智非凡,我也想带上他一同上山,还有我那位公明贤弟……”
说到此处,晁盖忽然住了口,因为宋江的名声早已败坏,不知梁山是否愿意接纳,让他一时难以启齿。
鲁智深察觉到晁盖的为难,便说道:“吴先生的大名,我也有所耳闻,山寨正缺这样的人才,寨主必会欢迎。
至于宋公明的事,还需寨主定夺。”
穆弘、薛永等人纷纷用轻蔑的眼神看向宋江,就连通臂猿侯健也对他有些看不起。
晁盖只得解释道:“公明兄弟也是 ** 无奈,全怪那恶毒的黄文炳。”
宋江虽然脸皮厚,此刻也感到几分尴尬,抱拳说道:“宋江一时糊涂,做了错事,怎敢上山入伙,怕坏了梁山名声。”
“回济州后,我自会有去处,晁盖哥哥不必挂怀。”
鲁智深正求之不得,听宋江这样说,也就沉默不语了。
晁盖叹了口气,说道:“天下虽大,哪里比得上梁山泊安全,我即使丢了这张老脸,也要恳求徐寨主收留你,让你有个栖身之地。”
宋江满面羞愧,跪地拜谢,说道:“哥哥厚义,若有差遣,宋江万死不辞。”
晁盖急忙扶起宋江,关切地说:“多年好友,何须这般客气?贤弟莫忧,我定保你下半生安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