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福说得如此直白,梁中书必定不会容他生还,更遑论安然出狱。
换句话说,卢俊义已陷入绝境,无路可走。
自己实在太过天真,原以为卢家在大名府根基深厚,历经五代积累的人脉,绝非轻易可撼动的。
然而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让他猛然警醒。
卢俊义彻悟后,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苦笑着对燕青说道:“小乙,你跟随我多年,如今我身陷囹圄,没什么东西可以留给你。”
“等我死后,你只需为我收尸即可,找一处安宁之地好好生活,莫再惦记替我 ** 之事。”
卢俊义深知一个道理:百姓不可与官府抗衡。
更何况梁中书背后还有当朝权臣蔡京撑腰,岂是普通人家能够招惹的?
燕青泪流满面道:“主人放心,小乙必会设法营救您脱困。”
言毕,燕青跪地叩首,将食物放下,又向蔡福致谢,转身便欲离开。
燕青刚出牢门,心中反复权衡,最终决定前往梁山求助。
凭借他与许贯忠的情谊,对方必定不会袖手旁观。
只是燕青如今身无分文,即便徒步赶往梁山,恐怕时机早已错过。
所幸他在大名府居住日久,人脉尚存,思索片刻,打算先借钱购置一匹快马。
燕青正准备行动,却被一人拦住去路。
此人身形瘦削,目光锐利,显得精明异常。
“阁下何人?”燕青戒备地注视着来者。
那人拱手一礼,微笑道:“阁下便是浪子燕青?在下李四,人称‘青草蛇’。
若想救回卢员外,不妨随我走一趟。”
燕青狐疑不定地问:“你有何手段,可救我家主人?”
李四微微张口,做了个口型,燕青看得分明,那分明是在示意“梁山泊”。
李四迅速以飞鸽传书告知消息,卢俊义入狱的消息不久便传至徐悟锋耳中。
说实话,徐悟锋颇感无奈。
眼看新年将近,梁山即将起事,偏偏卢俊义在此时陷入困境。
旧日如初,卢员 ** 受不白之冤,被那奸夫 ** 联手构陷,唯一不同的是,此次幕后主谋换成了梁中书。
徐悟锋甚至觉得卢俊义的绰号欠妥,“玉麒麟”虽显威严,但玉分青白,亦有绿意……
然李四传来书信,言明卢俊义遭囚,徐悟锋断不可坐视不理。
只是他心下踌躇,大名府城墙巍峨坚固,上次能攻克,靠的是巧计而非正面强攻,若如今硬拼,恐难如此顺利。
这并非质疑梁山兵马的攻坚之力,而是卢俊义一人,是否值得兴师动众。
宋仁宗庆历年间,大名府被定为北方重镇,吕夷简主持扩建,增修宫室,设立百官,使其规模堪比国都,成东京屏障。
无内应相助,仅凭强攻难以拿下此城。
徐悟锋早料到有今日,已布下暗线,只需这些内应发力,攻取大名府轻而易举。
但为卢俊义动用他们,徐悟锋必须仔细权衡。
他注视地图,目光先落在大名府,又移至西侧相邻的相州彰德府,这是杨林与岳飞的故乡。
岳飞此时几岁?
徐悟锋早知杨林籍贯,后提及岳飞时试探性询问,竟获意外之喜。
杨林之母姓姚,与岳飞之母同族,两家关系密切,两人的外祖父乃堂兄弟。
徐悟锋心想,这或是招揽岳飞的好时机。
当下,他下令召集将领,告知卢俊义之事。
众人听罢,有人赞成营救,也有人反对。
反对者认为,卢俊义固然武艺超群,但梁山正从草莽向争霸天下转型,此举未必明智。
昔日梁山以江湖义气为先,此次救援卢俊义,自然责无旁贷。
然而,如今众人却更着眼于利益考量。
许多人认为,当初攻下大名府后,城中财富已几乎被掠尽,再为此而战实在不划算。
在诸多首领眼中,这救援行动远不如眼前的实际利益重要。
倘若最初梁山多了个卢俊义这样的英雄,众人定然欢欣鼓舞,即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可如今,情况截然不同。
各方势力正筹划割据胶东,谁都不敢冒险失败,因为失败的后果无人能承担。
徐悟锋对这般迅速的态度变化既感意外又觉欣慰。
他转向许贯忠询问意见。
许贯忠沉默片刻,说道:“一切听从寨主安排。”
许贯忠虽与燕青交好,内心偏向救援卢俊义,但从全局来看,他反对攻打大名府。
徐悟锋对此早有预料,随即摇头解释道:“诸位,这次若只为救卢俊义而攻打大名府,对我们并无太多实际收益。”
“除了看得见的财富,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利益更重要。”说着,他示意陈兴展开许贯忠绘制的地图,覆盖了大半个中原。
“各位都是自己人,我就直说了。
我们即将起事,虽眼下不缺粮饷,未来进军齐鲁时需花费之处甚多。
切勿只盯着大名府。”
“南边的濮阳开德府、西边的相州彰德府,同样富庶非凡,更是宋廷重要的军事据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