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虽不解,却见徐悟锋离去,便紧随其后。
很快,徐悟锋见到了传说中的宗泽,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然而,多年来的自制力让他保持镇定。
尽管见过岳飞这样的英雄,宗泽仍让他心生敬意。
“宗知县,久闻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徐悟锋拱手笑道。
宋末乱世,宗泽、宗颖父子此时并无任何束缚,仅是两个体格健壮的普通人。
即便如此,面对徐悟锋,他们依然冷面相对,毫无友善之意。
徐悟锋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心中并未在意。
此次前来拜会宗泽,他怀揣敬仰之情。
在两宋交替之际,宗泽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虽未能挽狂澜于既倒,却以短暂的生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较之下,徐悟锋认为宗泽的能力远超李纲与张叔夜。
靖康之变后,两位皇帝被俘北上,天下动荡不安。
宗泽振臂号召,河北数十万民众积极响应,短短数月内,东京防御设施完备,河道疏通,各地义军纷纷归附。
昔日靖康时期的被动防守局面,已被彻底改写。
然而,宗泽去世后,接任者杜充性格残忍,缺乏智谋。
金兵再度南下时,杜充坐镇大名府,面对敌军攻势竟弃城而逃,并掘开黄河堤坝,意图阻敌。
此举不仅未能挡住金兵,反而酿成巨大灾祸,数十万人丧生,百万民众流离失所,瘟疫随之爆发。
杜充的举措不仅摧毁了北宋最富庶的两淮地区,也让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他继任宗泽之位后,不但停止北伐,还将先前支持的民间抗金力量视为威胁,最终导致多支义 ** 而为寇。
宗泽若掌军,则盗可化为兵;杜充若用兵,则兵转为盗,其间差距岂止十万八千里。
靖康之变后,宗泽仅数月便在东京建立一番基业,足见其非凡统帅之才。
因此,面对宗泽父子的冷脸,徐悟锋丝毫不以为意。
当下梁山虽已攻克东平府,但徐悟锋尚未具备足够资本招揽宗泽。
即便徐悟锋真正占据胶东,稳固根基,成为一方藩镇,宗泽也不一定肯归附。
宗泽一心为国,忘却私利。
绍圣二年(1095年),吕惠卿命宗泽巡查御河修建工程,此时宗泽刚丧长子,仍强忍悲痛,遵命行事,尽职尽责。
像宗泽这样的贤才,徐悟锋深知单凭言语难以打动。
宗泽早年游学多年,深入研习经史,考察社情,体察民情,追求的是经世济民之道。
他对赵宋官场 ** 、百姓疾苦看得透彻。
徐悟锋只需拿下胶东,展现新气象,不愁宗泽不投诚。
安顿好宗泽一家后,徐悟锋接到了杨志的捷报。
杨志的消息称,他率军攻陷平阴,夺取傅家镇等地,现驻扎在东平府与齐州交界处。
此时,杨志并无立即进攻齐州之意,仅派遣探子刺探情况。
未曾想齐州知州胆小如鼠,见梁山大军似有东进之势,竟弃城逃跑,令杨志哭笑不得。
既然对方主动献城,杨志自无推辞理由,随即留张清守平阴,亲自率军直取历城。
长清县闻风而降,杨志抵达齐州历城后,迅速攻下章丘,如今齐州仅剩济水北岸的禹城、临邑未克。
一路进展如此顺利,让杨志有些得意,认为自己兵力足以直捣青州。
齐州失守的消息传来,让杨志迅速恢复冷静,在历城稍作休整后,立即派人向徐悟锋禀报。
徐悟锋收到消息后,既兴奋又不屑。
每次战斗,宋军的表现总让人跌破眼镜,令他大开眼界。
考虑到朝廷大军即将抵达,他写信给杨志,让他暂驻历城,暂时不要理会禹城和临邑。
随后,徐悟锋下令击鼓召集众头领议事。
鼓声一响,众头领陆续赶来,各自就座。
等所有人都到齐,徐悟锋开口说道:“杨志那边传来消息,齐州知州不战而逃,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齐州城。”
众头领听后,个个面露喜色,但又带着几分轻蔑,对宋廷官员的无能深感意外。
许贯忠叹了口气:“赵宋的官员竟沦落至此,实在可笑。”
徐悟锋点头,接着说:“还有个消息,高俅率朝廷大军已离开东京,正朝济州进发,听说有十万之众。”
话音刚落,李逵便大声道:“管他多少人马,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就怕人太少不够杀,让我打得不过瘾。”
吕将附和道:“朝廷的军队不过是一群绵羊,我们梁山好汉才是猛虎。
再多的绵羊又能奈何猛虎?”
林冲早知是高俅领军,立刻说道:“军师所言极是,朝廷禁军早已腐朽,有何可惧?”
其他武将也纷纷响应,都想尽快与高俅交战。
毕竟杨志此番一举拿下两州,让众头领心生羡慕。
当下梁山势力扩展迅速,人人都想建功立业,因此都想趁机多杀敌立功。
徐悟锋挥手让大家安静,继续说道:“高俅的大军目前还在京城附近,即便到达济州,也需要至少半月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