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梁山泊最近的是项元镇,可惜此人已投降敌方。
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与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均位于河北路,如今正朝大名府方向行进。
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和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则身处河东路,现已离开驻地,赶往京城会合。
这一切让田虎喜出望外,徐京、韩存保一走,河东路便无人能牵制他。
听说徐悟锋占领胶东,并自称山东节度使,田虎心中虽略感轻视,但他对徐悟锋及梁山始终心存敬畏。
如今徐京、韩存保离去,田虎决定放手一搏。
梁山泊声势浩大,田虎自然不甘示弱。
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位于荆湖南路,此时已整备军队,准备沿长江顺流而下,经两淮通过运河北上。
然而,此时杨志、项元镇等人已攻克宿迁,此地位于淮阳军,紧邻大运河。
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与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都在京畿地区,目前已聚集于京城。
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和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在原书中虽表现 ** ,前者被三阮生擒,后者与呼延灼交战二十回合后被一鞭击毙,但实际上,他们麾下的兵力堪称十节度中最精锐。
李从吉和荆忠的驻地同属秦凤路,所部军队皆有西军的优良传统,称其为西军亦无不可。
不过,这两支部队距离京畿最为遥远,即便赵佶焦急万分,也无法让两万将士插翅飞抵京畿。
此外,粮草、辎重等后勤物资的运输,同样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因此,这场朝廷与梁山之间的战事,恐怕要延至六月才开始,甚至可能更晚。
目前,梁山泊已控制济州、东平、兖州、徐州、齐州、淄州、青州、潍州、密州、莱州、登州、沂州、淮阳军等十三个州府。
夺取这些州府是一回事,能否稳固统治又是另一回事。
徐悟锋虽短时间内席卷齐鲁,地盘迅速扩张,但他深知,这些地盘犹如海边沙堡,根基并不牢固。
仅看齐鲁各地的士绅大户,便难以安心。
这些人表面上不敢公然对抗梁山,但暗地里使绊子、搞小动作,他们绝不会手软。
梁山泊发展至此,已进入关键阶段,但这一关键点并非如何应对朝廷的大军。
在徐悟锋看来,蔡攸虽被赵佶委以重任,但与高俅并无本质区别。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徐悟锋对蔡攸的能力心知肚明,此人不学无术,根本配不上统帅之职。
徐悟锋甚至怀疑,赵佶此举或许有意暗助梁山。
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治理新占之地。
梁山需从草莽势力向正式政权转型,昔日提刀的武夫,如今要学习治政之道。
成败在此一举,成败也在此一时。
历史上黄巢也曾攻入长安,登基称帝,最终却落得失败的结局。
可以预见,治理各州县时必然会出现诸多难题,与当地环境的摩擦不可避免,甚至可能出现不和谐的局面。
但徐悟锋毫不畏惧,若地方有人挑衅,梁山的刀剑岂是虚设?
先夯实根基,再迎战朝廷,且确保胜利。
此后无论局势如何变化,徐悟锋都能从容应对,专注经营自己的领地。
即便朝廷调来西军,徐悟锋亦无所畏惧,因为那时梁山可能已开始授田。
纵使在现代,土地仍是绕不开的重要议题,梁山必须妥善处理这一根本问题。
华夏作为农耕文明,秦在推行耕战制度后,迅速统一了六国。
到了20世纪中叶,农民有了土地,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而与此同时,徐悟锋手中握有一张王牌,那就是给梁山士卒分配田地。
一旦这些士卒切实拥有土地,他们必将拼死守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到了那时,别说西军,即便要对抗整个大宋朝廷,徐悟锋也敢于尝试。
他甚至计划集结大军包围东京城,让宋廷上下见识一下梁山的实力。
登州城内,徐悟锋已停留多日,密州也被攻占。
然而,他并不打算在此久留。
相比青州,登州位置太过偏远,梁山目前的势力范围显然不能仅限于胶东半岛。
而青州作为京东东路的治所,是安置梁山新政权的最佳选择。
节度使府中,徐悟锋正在接见穆弘、李俊、姚政三人。
此次胶东之战,穆弘等人虽未参与,但此刻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沮丧。
加入梁山以来,包括姚政在内的众人早已懂得以大局为重。
寒暄过后,徐悟锋直入主题:“我特意将你们从济州召来,是想派你们前往江南一趟。”
穆弘三人齐声回应:“愿听寨主差遣。”
徐悟锋递过一封信函,说道:“我姨父在池州任职,如今梁山声势浩大,我担心连累他们。
你带上此信,将他们全家接到济州。”
李俊思索片刻后说:“哥哥,姨父若愿意随我们来,我自会保护他们无虞。
只是若他们不愿离开江南,该如何是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