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吉正专注装配石炮之际,营中一支巡逻队伍急匆匆赶来,边跑边喊:“报告!后营有士兵叛逃。”
沿路严加防范的官兵得知后营发生叛逃事件,顿时 * 动起来。
王焕见状,立刻高声喝止:“莫要慌乱,违令者死。”
徐京也迅速调动兵力,命手下一支队伍奔赴后营设防。
片刻之后,一名亲兵匆匆赶来,低声禀报:“大人,蔡某已率部撤离。”
徐京等人听罢,无不僵在原地。
尽管夏日炎炎,他们心头却如寒冰般冰冷。
闻焕章急切道:“眼下当务之急,须严守机密,若消息传开,全军必败无疑!”
徐京等人点头称是。
此时,徐悟锋已部署完毕,正欲下令发起攻势。
忽然,戴宗疾驰而来。
“禀报节帅,据马探所言,官军后营有数千人马撤离。”戴宗下马后立即汇报。
徐悟锋眉间微皱,追问:“可知是何人所领?”
戴宗答道:“不知具体身份,只知人数约两千,往广济方向去了。”
朱武心中一动,提议道:“不论逃走的是谁,只需派人到阵前宣扬蔡攸已逃,定能让敌方军心动摇。”
徐悟锋抚须大笑:“蔡攸一贯畏首畏尾,上回若非他临阵脱逃,我军怎能如此顺利?此番离去的八成是他。”
随即,徐悟锋唤来李逵,命其带领一队士兵前往阵前喊话:
“蔡攸已遁,降者免死!”
梁山将士齐声呐喊,声震四野。
原本被李从吉稳住的官军再次陷入混乱。
李从吉见状,果断处置了一名传播谣言的士卒,并高声警告:“此乃敌方奸计,妄动者斩!”
话音未落,人群中便有人高呼:“叫蔡攸现身,否则无人相信!”
李从吉环顾四周,却发现喊话之人隐匿于人群之中,难以辨认。
还未等他回应,又有人附和:“蔡攸必已逃逸,不然后营怎会空虚?”
李从吉急忙策马前行,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靠近,厉声喝道:“再有人多言,立刻军法处置。”
话音刚落,又听见有人高呼:“让蔡攸出来!”
李从吉回头寻找发声之人,却发现四周的士兵纷纷响应,个个情绪激动。
“让蔡攸出来!”
“让蔡攸出来!”
看到这般场景,李从吉意识到情况不对。
在之前的战役中惨败后,逃回营地的士兵包括多个节度使的部队和京畿禁军,队伍极为混乱。
短短两天内根本无法完成整编,如今梁山大军逼近,他只能命令所有士兵列阵迎敌。
这些喧闹的士兵来源复杂,让李从吉感到棘手。
如果是他的直属部队,或许还能 ** 下来,但对于其他杂牌军,他顾虑重重。
一旦采取强硬手段,极可能引发大规模哗变,到那时局面将彻底失控。
见李从吉迟疑不决,不敢轻易惩罚 ** 者,其他人越发大胆,很快加入喊叫行列。
听着周围的怒吼声,李从吉内心忐忑,迅速驱马至阵前查看。
王焕等人听闻动静,脸色骤变。
身为将领,最害怕的就是这种状况,一旦士兵失控,不仅任务难以完成,甚至会危及自身安全。
梅展皱眉问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李从吉苦涩地回答:“蔡大人早已离开,我去哪里找他?”
徐京转向闻焕章,焦急地请求:“先生,快想个办法吧!”
闻焕章沉思片刻后提议:“目前只能由李节度先行前往中军大帐,设法拖延时间,并寻觅一位体态相仿者装扮成蔡攸。”
梅展担忧地追问:“这样真的可行吗?”
闻焕章解释道:“十万大军中并非人人都认识蔡攸,况且他受伤在身,只要让他们远观即可,希望能蒙混过关。”
王焕等人交换眼神,最终认可此方案。
李从吉不敢耽搁,返回原地向 * 动的士兵宣告:“我去请蔡大人前来,诸位切勿轻举妄动。”
听到李从吉的呼喊,士兵们才逐渐停止喧哗,但仍有部分人在低声交谈。
人群中有人高声说道:“再等一炷香时间,若他不出来,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李从吉叹了口气,不敢拖延,直接策马奔向中军大帐。
梁山这边,听见官兵营地 * 动,众首领皆露出笑意。
李逵返回后说道:“哥哥,官兵已陷入混乱,让我们冲进去吧!”
卢俊义亦附和道:“官兵乱作一团,此时进攻必能使他们溃败。”
然而吴用却劝阻道:“不可轻举妄动。
如今官兵混乱,如果我们贸然出击,可能会反而让他们安定下来,全力与我们对抗。”
徐悟锋点头赞同:“若蔡攸真的逃走,官兵得知消息,恐怕会立刻崩溃,我们就可不费一兵一卒获胜。”
这时,营地内的嘈杂声已逐渐平息。
徐悟锋微微一笑,说:“无需急躁!王焕等人虽为经验丰富的老将,可惜有一个畏首畏尾的主帅,我们只需耐心观察局势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