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信员迅速跑了出去。
果然,没过多久,二排就传来消息,说在西门巷后侧发现了敌人的小股部队,幸好提前有准备,将其打退了。
“小石头,你立了大功了!”赵刚拍了拍小石头的脑袋,笑着说。
小石头得意地挺了挺胸膛:“俺还能再去探听消息!”
“小心点,注意安全。”赵刚叮嘱道。
民众的支持,如同源源不断的血液,注入到了这场防御战中,让八路军战士们的士气更加高昂。
第四章:血与火的考验
战斗从下午一直持续到黄昏,日伪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但始终没能完全突破八路军的防线。顺河街和西门巷的阵地,如同两块坚硬的磐石,牢牢地挡住了敌人的去路。
然而,代价也是巨大的。一排和二排都有不少伤亡,李铁柱的一排甚至牺牲了好几名骨干战士。李铁柱自己的胳膊也被流弹擦伤,简单包扎后,依然坚持在前线指挥。
王强的二排在西门巷也打得异常艰苦,他们已经放弃了最前沿的几处房屋,收缩到了更靠后的位置,利用更复杂的巷道继续抵抗。
日伪军见正面强攻难以奏效,便开始使用更加恶毒的手段。在顺河街方向,他们调集了几门九二式步兵炮,对着一排的工事进行精准轰击。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震得地面都在颤抖,一排的工事被炸毁了多处。烟尘中,日军端着刺刀,喊着“冲啊”,发起了集团冲锋。
“顶住!绝不能让他们冲进来!”李铁柱嘶吼着,端起步枪射击。但敌人太多了,前面的倒下,后面的又涌了上来。
眼看敌人就要冲到工事前,李铁柱毅然拿起身边的一捆手榴弹,拉响了导火索。
“狗日的,跟你们拼了!”他大吼一声,准备跳出工事与敌人同归于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的一个战士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拉住:“排长,不能啊!”
几乎同时,侧翼再次传来密集的枪声,正是王秀兰带着一部分自卫队员赶来支援了。他们从侧面射击,打乱了敌人的冲锋队形。
“排长,快,补充弹药!”另一个战士将一匣子弹递到李铁柱手中。
李铁柱心中一震,看着身边战士们信任的目光,他知道,自己不能冲动。他接过子弹,重新压进枪膛,继续射击。
在自卫队的支援下,一排再次将敌人的冲锋打退。但阵地已经残破不堪,人员也更加稀少。
黄昏时分,日伪军暂时停止了进攻,战场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偶尔响起的冷枪,提醒着人们战斗并未结束。
赵刚趁着这个间隙,巡视了各处阵地。看着战士们疲惫的脸庞、受伤的身体,看着被战火摧毁的家园,他的心情沉重无比。
“赵连长,”王秀兰走了过来,声音有些沙哑,“乡亲们已经把晚饭做好了,是热乎的小米粥和窝头,还有咸菜。你赶紧让战士们吃点吧,补充体力。”
赵刚点了点头:“好。王队长,你也累坏了,赶紧歇会儿。”
“我没事。”王秀兰摇摇头,“赵连长,刚才有地下党传来消息,根据地的大部队已经过了永定河,再有几个小时就能赶到固安县外围了。”
“真的?”赵刚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是目前最好的消息了,“太好了!告诉战士们,再坚持几个小时,大部队就来了!”
“嗯!”王秀兰用力点点头,转身去传达消息了。
赵刚望着夕阳下的县城,硝烟弥漫,断壁残垣,心中默默念道:“同志们,乡亲们,再坚持一下,胜利就在前方!”
第五章:黎明前的黑暗
夜幕降临,战场被黑暗笼罩。只有偶尔闪烁的探照灯光和零星的枪声,打破着夜的寂静。
日伪军并没有因为天黑而停止行动。他们利用夜色的掩护,继续进行小规模的渗透和袭扰,试图找到八路军防御的薄弱点。
赵刚命令各阵地加强警戒,同时组织了几个战斗小组,在城内进行巡逻,防止敌人潜入。
李大爷和一些青壮年民众也主动加入了巡逻队,他们对县城的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大大增强了巡逻的效果。
“赵连长,你听,东北方向好像有动静。”在临时指挥部,王秀兰侧耳倾听着。
赵刚也仔细听去,果然,隐约能听到一些车辆行驶的声音和人马的嘈杂声。
“是敌人的援军到了?还是……”赵刚眉头紧锁。如果是敌人的援军,那形势将更加严峻。
他立刻派人去前沿观察。很快,观察哨回来报告:“连长,东北方向确实有大队人马在移动,但看不清旗号。不过,他们没有向县城开火,而是好像在绕到县城后面去。”
赵刚和王秀兰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
“难道是……”赵刚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希望,“会不会是根据地的大部队到了?”
“有可能!”王秀兰也兴奋起来,“地下党说大部队过了永定河,应该就是从东北方向过来的。他们可能想绕到敌人后面,来个前后夹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