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李铁根在祠堂的墙角发现了一束野菊花,插在一个破瓷碗里。他认得那是王大娘的手艺,花瓣上还沾着露水。不远处,二柱子正带领着孩子们清理碎石,他们的笑声像银铃一样,穿过尚未完全散去的硝烟,落在这片正在苏醒的土地上。
三个月后,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新落成的教室,李铁根站在走廊里,看着陈望舒给孩子们上第一课。黑板上写着"新中国"三个字,她握着粉笔的右手,曾经在刑讯室里被夹断过骨头,如今写出的笔画却格外有力。
窗外,赵木匠正在雕刻校门的匾额,王大娘带着妇女们晾晒新收的棉花,二柱子指挥着孩子们平整操场。李铁根忽然觉得,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身影,仿佛就站在人群里,正朝着他们微笑。
暮色降临时,他独自来到老槐树下,把写好的信塞进树洞里。这是他坚持了三年的习惯,告诉牺牲的战友们村里的新鲜事。今天的信上写着:"学校开课了,有五十三个学生。织布厂的机器转起来了,王大娘织的布得了奖。对了,二柱子说要报名参军,像你们一样保家卫国。"
晚风穿过树洞,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遥远的回应。李铁根站起身,看见远处的水库工地上灯火通明,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他知道,那些曾经在暗夜里传递的火种,如今已经燎原。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历代风云五千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