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一来因年纪尚小,二来苏浙一带偏爱加热后的黄酒,那带着特殊气息的温热酒水,让他本能地心生抗拒。没想到今日在师父这里,温热的黄酒倒入杯中,琥珀色的液体在烛火下泛着柔光,轻抿一口,绵厚的口感中带着丝丝回甘,驱散了春夜的寒意,竟意外地合了他的口味。他不禁暗自思忖,白酒究竟是何时在这世间占据主导地位的呢?
然而,这份思绪很快被陈敬庭的话语打断。陈尚书一杯酒下肚,话匣子彻底打开,先是不住夸赞林淡“争气”“有出息”,随后便自然而然地聊起了手头的查账工作。他语气郑重,神色严肃:“忠顺王爷和老夫已初步选定了参与查账的人选,其中便有你。此次任务重大,事关朝廷财政命脉,你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话音刚落,陈敬庭话锋一转,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支支吾吾间竟开始唠叨起林淡的终身大事:“淡哥儿,你如今年岁也到了该相看的时候……这世人最是善妒,自己得不到的,便要眼红他人。从一个方面比不上,就会从其他方面抨击……”他絮絮叨叨,既想把话说明白,又担心徒弟脸皮薄,一时间语无伦次,急得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
林淡心中了然,脸上却不动声色。自进入明德书院起,那些风言风语便从未间断。有人诟病他进书院走了“歪门邪路”,毕竟他确实不是通过正规考试入学;有人嘲讽他家世低微,却攀附上了户部尚书,说他“钻营”“吃相难看”;更有人指责他只与权贵子弟交往,刻意巴结。提及这些,林淡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萧承煜和沈景明的面容。
天地良心,不过是因同住在一个院子,日常上课时间相同,抬头不见低头见,才多了些交流。平日里,他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陪伴小黛玉上,实在无暇顾及其他社交。能与二人成为朋友,更多是对方主动靠近、真心相待的结果。但林淡从不愿过多解释,秉持着“只要脸皮够厚,尴尬的就不是我”的原则,久而久之,那些闲话自然也就消散了。
此次会试,沈景明也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林淡深知好友的实力,若不是考试有算学科目,以沈景明的文采,会元之位必然非他莫属。想到此处,林淡心中不免有些替他惋惜,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吧。
“学生知道,您放心吧。”林淡一边恭敬地为师父斟酒,一边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些酸言酸语,学生只当是他们嫉妒。听得越多,反倒越觉得痛快!”
陈敬庭看着眼前从容淡定的徒弟,心中满是欣慰与满意。此前因距离较远,他对林淡的性情了解有限,如今看来,这徒弟无论是才学还是心性,都与自己极为契合,当真是师徒缘分!不过,见林淡似乎并未领会自己话中关于相看婚事的深意,陈敬庭暗自决定,改日定要与林家大人好好商议一番。
其实,林淡又何尝不明白师父的心意?只是,对于终身大事,他有着自己的考量。一来,他内心始终觉得十五岁的年纪实在太小,按他的想法,至少要等到十七岁以后,心智更加成熟时再做考虑;二来,更重要的是林黛玉的事情尚未尘埃落定。如今贾敏和林如海尚在人世,若贾敏突然想将女儿接回贾府,或是日后二人离世,荣国府执意要接黛玉入府,他该如何应对?他穿书的使命是保护黛玉,让她平安顺遂地长大,这个任务高于一切。按照原书时间线,黛玉六岁是个关键节点,在此之前,他实在无心旁顾;最后,在这个封建时代,想要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谈何容易,他不愿随意敷衍,更不想做那负心之人,因此能拖一日是一日。
更何况,前世在冰省,受长辈影响,他偏爱圆润丰腴、气血充足的女子,与这时代崇尚的纤弱之美大相径庭。
师徒二人,一个满心期许,一个少年得志,在这灯火摇曳的书房中,继续举杯畅聊,平日里都不怎么喝酒的两人,一同醉倒了……
喜欢官居一品养黛玉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官居一品养黛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