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前一小时,宋喻站在画廊中央,审视着每一个细节。灯光角度精确到度,展台间距均匀如一,参观路线上的盲道柔软而醒目。六个月前,这样的布置会让他满意。现在,他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总监,媒体已经在大厅等候了。"林妍快步走来,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节奏,"还有,祁老师刚刚到后台了。"
宋喻点头,最后调整了一下领带——深蓝色,祁安最喜欢的那条。过去三个月,他和祁安几乎住在了工作室,为这场名为"不可见之美"的个展做最后冲刺。期间,周炜的负面报道如约而至,父亲切断了对画廊的资金支持,甚至有几家合作多年的艺术家宣布退出。但此刻,站在即将开幕的展厅里,宋喻感到的只有一种奇异的平静。
"我去看看他。"宋喻说,转身走向后台休息室。
推开门,祁安正站在全身镜前——一个他看不见却坚持安装的镜子——阿尔法安静地趴在他脚边。他穿着一套黑色西装,内搭深灰色衬衫,没有领带,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锁骨线条。听到门响,他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宋喻熟悉的、略带紧张的表情。
"紧张?"宋喻走近,手指轻轻拂过祁安的袖口。
"有点。"祁安承认道,"这比我任何一次展览都...个人化。"
宋喻理解他的感受。"不可见之美"系列全部基于祁安对他的感知——那个闭着眼睛的雕像是其中之一,还有更多作品捕捉了宋喻自己都不曾注意的细节:他思考时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阅读时无意识咬下唇的习惯,甚至是他心跳加速时的脉搏变化。这些作品将私人情感赤裸裸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对习惯保持完美公众形象的宋喻来说同样是一种挑战。
"后悔吗?"宋喻问,手指顺着祁安的袖口滑到他手腕内侧,轻轻按住脉搏点。
祁安微笑:"你明明能感觉到我的心跳,还问这种问题?"
确实,指腹下的脉搏平稳而有力,没有紧张时的紊乱。宋喻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他已经能像祁安一样通过触觉读取情绪了。
"你父亲会来吗?"祁安突然问。
宋喻的手指微微一顿:"不确定。我给他发了邀请函,但..."
过去三个月,宋喻和父亲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宋国廷不仅切断了资金支持,还利用人脉给画廊制造了不少麻烦。转折点发生在一周前,当宋喻宣布成立触觉艺术基金会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公开回应了周炜对祁安的质疑,并展示了祁安创作全过程的多角度录像。那段演讲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甚至引来了几家国际艺术机构的声援。
"没关系。"祁安握住宋喻的手,"无论他来不来,展览都会继续。"
宋喻点头,然后想起祁安看不见这个动作,又补充道:"是的。重要的是我们做到了这一步。"
门外传来林妍的敲门声:"五分钟后开场致辞。"
宋喻深吸一口气,帮祁安整理了一下衣领:"准备好了吗,艺术家先生?"
祁安嘴角上扬:"只要你在我旁边。"
展厅里人头攒动,远超预期。不仅有艺术圈人士,还有许多视障人士和普通观众。宋喻站在麦克风前,看着面前模糊的人脸海洋,突然理解了祁安日常面对的世界——不是黑暗,而是一种无需视觉的、更加本质的存在方式。
"女士们先生们,"宋喻的声音在安静的展厅中回荡,"欢迎来到'不可见之美'——祁安个人作品展。"
他简短介绍了展览理念,特别强调了无障碍设计的细节:每件作品都配有详细的触觉介绍和语音导览,部分区域还提供眼罩,鼓励视力正常的观众通过触摸体验艺术。最后,他宣布正式成立触觉艺术基金会,致力于推动无障碍艺术空间的发展。
"现在,请允许我邀请今晚的主角,"宋喻转向侧台,"我的朋友,我的灵感,我的...祁安。"
祁安在阿尔法的引导下走上台,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他没有准备演讲稿,只是简单地表达了感谢,然后邀请观众"不仅仅用眼睛,而是用全部感官"去体验展览。
"艺术不是关于完美,"祁安的声音轻柔却坚定,"而是关于真实。今晚展出的作品,是我对'真实'最诚实的探索。"
宋喻站在台侧,看着祁安在聚光灯下的侧脸,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青山镇的那个雨夜。那时的他们满心伤痕和疑虑,不确定是否能对抗整个世界。而现在...
"宋总监。"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断了宋喻的思绪。他转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父亲站在后台入口处,穿着一丝不苟的深灰色西装,手中拿着一份展览画册。
"父亲。"宋喻的声音比自己预想的更加平稳,"没想到您会来。"
宋国廷的目光扫过拥挤的展厅,最后落在台上的祁安身上:"周炜的报道出来后,我收到很多老朋友的电话。他们说你公开对抗我,是为了一个..."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