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缓而带着叙事感的钢琴前奏响起,如同都市深夜车窗外流淌的、连绵不绝的红色尾灯长河。旋律线条并不繁复,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克制的、直抵人心的倾诉感。进入主歌,苏星晚清透而富有叙事感的声音加入,歌词描绘着平凡个体在生活泥泞中的挣扎,以及那些微小却足以温暖寒夜的善意微光。没有刻意的高音轰炸,没有简单重复的洗脑Hook,副歌部分的情感如同浪潮,层层堆叠、递进,那几个精准的切分音符如同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有力的搏动,清晰地敲打在寂静的空气中,将那份于平凡日常中迸发出的韧性和守望感,推至令人屏息的顶峰。音乐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会议室陷入一片奇异的、令人不安的寂静,与之前市场部汇报时的嘈杂形成了刺耳的对比。
王莉第一个打破沉默,眉头紧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光亮的桌面,发出单调的笃笃声:“苏星晚,这和我们要求的‘上头’、‘洗脑’完全背道而驰!节奏呢?冲击力呢?记忆点呢?太平!太慢!现在的观众哪有耐心听你慢悠悠地铺垫情绪?我们需要的是那种一响起来就能让人抖腿、能迅速在短视频平台病毒式传播开的‘爆点’!你这首……”她摇着头,语气里的失望如同冰水浇下,“毫无传播潜力!”
市场部的代表立刻如同应声虫般附和,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毫无温度:“王主管说得非常对。数据模型清晰显示,这种偏慢速、强调所谓‘内涵’的歌曲,用户留存率极低,尤其是在前15秒黄金时段。我们需要的是能瞬间点燃多巴胺分泌的强刺激感,是直接的、无需思考的生理反应。”
苏星晚站在投影仪刺眼的光束旁,感觉自己像是被剥光了置于手术台上。那光柱冰冷,将她所有的坚持与心血都暴露在无情的审视之下。她挺直背脊,迎向王莉那审视货物般的目光,声音清晰而平静,每个字都如同冰珠落地,带着沉甸甸的分量:“王主管,音乐的价值,难道只剩下刺激神经、制造瞬间的快感了吗?《逆流之羽》讲述的是普通人的坚持,是暗夜里的相互取暖。它的力量在于情感的共鸣和积累,而不是廉价的感官轰炸。我相信,总有一些听众,愿意慢下来,去感受音乐里更深的脉动。”
“共鸣?积累?”王莉嗤笑一声,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极具压迫性地前倾,鲜艳的唇膏在灯光下像凝固的血,“苏小姐,醒醒吧!这是音乐工业流水线,不是慈善艺术沙龙!公司投入真金白银是要看到回报的,是流量!是变现!是看得见的数字增长!你那些所谓的‘深层脉动’,数据不会说谎,市场不会买单!观众要的是糖,是立刻就能嗨起来的廉价多巴胺!你的坚持?”她的眼神充满鄙夷,如同看着一件过时的旧物,“在现实和数据面前,一文不值!”
“一文不值”四个字,像淬了冰的钢针,狠狠扎进苏星晚的心脏深处。会议室里其他几位制作人,有的迅速移开目光盯着面前的笔记本,有的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一个年轻些的编曲师似乎想开口说什么,嘴唇嗫嚅了一下,却被旁边的同事一个隐晦的眼神制止,终究归于沉默。冰冷的现实感,混合着不被理解的巨大委屈和屈辱,瞬间将她淹没。她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滚烫的砂石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所有的据理力争,在“数据”和“市场”这两尊冰冷神只的绝对话语权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她精心守护的音乐内核,在这个由效率与利润构筑的空间里,被轻易地、粗暴地判定为“无价值”。
会议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中草草结束。苏星晚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间冰冷的刑讯室,背后仿佛还残留着王莉那刀子般的目光和市场部代表脸上公式化的冷漠。
刚回到自己那个角落的工位,手机屏幕骤然亮起。是林宇的信息,带着他一贯看似体贴实则强势的风格。
「星晚,听说项目会不太顺利?别太在意王莉的话,她只懂数据。晚上一起晚餐?我知道一家很棒的米其林餐厅,安静,适合聊聊音乐,也放松一下心情。顺便谈谈,也许我能帮你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七点,我来接你。」
文字彬彬有礼,却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掌控意味,仿佛精准地算计着她此刻的脆弱和无助,笃定她需要一个看似强大的依靠。那句“更好的发展方向”,更是裹着暧昧不明的糖衣炮弹。苏星晚盯着屏幕,只觉得一阵强烈的反胃感翻涌而上。工作的重压尚未喘息,这种以“关心”为名的步步紧逼,更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围猎。她指尖冰凉,用力敲下回复:「谢谢林总关心。工作上的困难我会自己解决。晚餐不必了,我晚上有私人安排。」
信息发出,她立刻将手机屏幕朝下狠狠扣在桌面上,仿佛这样就能隔绝那令人不适的无形压力。然而,内心的沉重并未减轻分毫。王莉的否定如同冰冷的铁索缠绕脖颈,林宇的“关怀”则像黏腻的蛛网罩下,双重压力之下,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滞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