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再次陷入一片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沉寂。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动用了纳秒级的致命操作,甚至冒着触发二次毁灭的风险植入了“幽灵探针”,最后却只挖到了一座庞大而诡异的“数据垃圾场”,然后撞上了一堵物理的叹息之墙?一股强烈的、几乎令人呕吐的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水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渗透进每个人的骨髓。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换来一堆……垃圾和一个打不开的保险箱?”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喃喃道,声音里充满了不甘和迷茫,拳头无意识地砸在桌面上。
顾沉舟没有理会这低语,他大步走到秦川的工作站旁,身体微微前倾。屏幕上,代表“幽灵探针”的微弱绿色光点,被一层厚实的、代表物理防火墙的绝对黑暗屏障阻挡,如同萤火虫试图照亮黑洞。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带着某种沉重韵律地敲击着金属桌面,发出“嗒……嗒……嗒……”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仿佛在叩问那无形的壁垒。
“探针,”顾沉舟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在抵达物理屏障前的最后一跳,也就是信号被实体隔离层彻底阻断前的瞬间,捕捉到的环境传感参数是什么?所有细节,尤其是异常读数。”
秦川没有丝毫犹豫,手指在控制面板上快速滑动,调出一长串密密麻麻的实时监测日志:“底层扇区访问接口环境参数记录:温度:-268.92摄氏度,接近绝对零度。压力:标准大气压(隔离腔体维持)。电磁背景:存在规律性、极高频率(太赫兹波段)的宽频谱电磁脉冲噪音,强度起伏,但基线极高,覆盖了传感器理论动态范围上限的87%……”他停顿了一下,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起来,“……另外,磁力计记录到极其微弱、但存在固定频率的亚原子级磁通量波动,疑似……量子涨落背景被周期性扰动。”
“-268.92度……液氦浸泡级超导环境。”苏星晚立刻反应过来,“超高强度、宽频谱的主动电磁噪音……这更像是某种……主动防护场的泄露特征?为了干扰一切外部探测?”
“不。”顾沉舟眼中寒光一闪,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不是防护场。是‘钥匙孔’的呼吸孔。”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解地望向他。
“如此高强度的、覆盖性的主动电磁噪音,不是为了单纯的防御干扰,那是低效且浪费的。”顾沉舟语速加快,思维如同高速解谜的利刃,一层层剥开迷雾,“它的核心目的,是掩盖!掩盖物理屏障本身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极其微弱却具有特征性的能量波动!就像在震耳欲聋的摇滚演唱会现场,用巨大的噪音掩盖你转动钥匙时那轻微的‘咔哒’声。那微弱的磁通量波动……就是锁芯内部簧片移动的‘声音’!秦川!”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把探针抵达屏障前最后0.1秒内捕获的所有原始电磁频谱数据,尤其是噪音背景下的所有微弱谐波分量,全部提取出来!进行超精细的时域波形分析和频域傅里叶变换!给我用‘噪音本身’作为基准参考,进行自适应滤波!过滤掉那层狂暴的‘摇滚乐’,我要听清那声决定性的‘咔哒’!”
秦川的眼镜片上瞬间被瀑布般的二进制数据流覆盖,他的手指在特制的高敏键盘上敲击出肉眼难辨的残影,将顾沉舟这个近乎疯狂的构想转化为具体的算法指令和参数。主屏幕上,原本混杂一片、如同狂风暴雨海面的复杂电磁频谱图被展开、放大、送入一个高速运转的数字滤波矩阵。那庞大而狂暴的主动噪音基底,如同被无形的手术刀一点点精准剥离,露出其下被深深掩埋的微弱信号结构。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巨大的算力,指挥中心的主机风扇发出不堪重负的嘶鸣。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期待中一分一秒流逝。技术员们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聚焦在那不断被净化、如同拨云见日的频谱图上。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滴在控制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痕迹。
突然!在频谱图最边缘、接近仪器理论探测极限的一个极窄频段内,一个极其微弱、但结构异常清晰稳定的尖峰脉冲信号,被捕捉、放大、最终定格在屏幕中央!它呈现完美的洛伦兹线型,脉冲宽度窄至皮秒(10^{-12}秒)量级,上升沿和下降沿陡峭如刀锋,像是一枚由最精密的光刻机雕刻出的电子纹章,散发着冰冷而确定性的美。
“找到了!”秦川素来平静的声音罕见地带上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特征编码波形!这是……物理锁内部状态转换时产生的‘特征谐振峰’!它在被动响应某种特定的、符合其‘钥匙’编码的外部访问请求!这就是那把‘物理钥匙’在锁芯内部留下的唯一‘齿痕’!”
“记录!完整波形结构、精确能量谱特征、时间戳(精确到飞秒)!”顾沉舟立刻下令,语速快如子弹,“苏星晚,立刻调集全部建模算力,构建这个物理锁的‘黑箱’虚拟模型!把我们刚才在‘垃圾场’里找到的、所有带有精确时间戳标记的‘无用’数据碎片,按照时间戳的严格顺序,作为可能的‘密码序列’,尝试驱动这把虚拟钥匙,去匹配这个‘齿痕’!重点优先级:那些古代星图碎片的时间戳,以及‘普罗米修斯之火’项目里记录的试验体关键生理事件(特别是死亡)时间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